[发明专利]地下矿山巷道掘进用的通风除尘与降温联合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10144.2 | 申请日: | 202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华绍广;贾敏涛;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E21F1/00;E21F1/04;E21F1/08;E21F5/04;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矿山 巷道 掘进 通风 除尘 降温 联合 系统 | ||
1.一种地下矿山巷道掘进用的通风除尘与降温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隔热层(1)、局部通风单元、供水单元、喷雾除尘降温单元组合构成:
所述的隔热层(1)为两侧及上部封闭、端部开口且与掘进巷道(15)匹配的巷道状结构,隔热层(1)沿掘进巷道(15)长度方向布设,隔热层(1)的外壁面距离掘进巷道(15)的周壁面0.2~0.3m,隔热层(1)的内端部距离掘进工作面(14)的垂直间距为4.0~6.0m;隔热层(1)及其与掘进巷道(15)围岩之间的空气层(2)组成复合传热结构;
所述的局部通风单元包括压风风机(12-1)、压风筒(3)、抽风风机(12-2)、抽风筒(4);压风筒(3)布置在隔热层(1)中心位置的顶部之下,压风风机(12-1)布置在中段大巷(16)的侧面,压风风机(12-1)与压风筒(3)的进气端相连;抽风风机(12-2)、抽风筒(4)为两组,分别沿隔热层(1)两侧面布设,抽风风机(12-2)与抽风筒(4)的出气端相连;
所述的供水单元包括水泵(5)、电动阀门(6)、Y型过滤器(7)、供水管(8);供水管(8)沿中段大巷(16)、掘进巷道(15)内侧壁布置,水泵(5)、电动阀门(6)、Y型过滤器(7)依次设置在中段大巷(16)内的供水管(8)上;
所述的喷雾除尘降温单元包括竖向水管(10)、喷雾装置,所述的喷雾装置由吊挂在掘进巷道(15)顶板沿宽度方向的横向水管(9)和设置在横向水管(9)上的若干个雾化喷嘴(11)构成,横向水管(9)位于掘进工作面(14)之上,横向水管(9)通过竖向水管(10)与供水单元的供水管(8)连接;
所述的喷雾除尘降温单元之雾化喷嘴(11)向下喷出的水雾在掘进工作面(14)上方形成水幕帘,对掘进工作面(14)产生的粉尘进行完全封闭;所述的局部通风单元产生的通风风流与水幕帘进行热湿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矿山巷道掘进用的通风除尘与降温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距离掘进工作面(14)1~2米的掘进巷道(15)两侧壁位置分别安装一粉尘传感器(13),布设高度控制在1.45~1.55米范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矿山巷道掘进用的通风除尘与降温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的厚度0.1~0.2m,采用隔热性能良好且具有一定强度的隔热材料制作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矿山巷道掘进用的通风除尘与降温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材料采用玻璃纤维、玻璃棉、岩棉、石棉、离心玻璃纤维棉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地下矿山巷道掘进用的通风除尘与降温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横向水管(9)上的相邻的雾化喷嘴(11)之间的间距在400~600mm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矿山巷道掘进用的通风除尘与降温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水仓,所述的供水管(8)的水源来自以矿井涌水作为天然冷源的水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矿山巷道掘进用的通风除尘与降温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的内端部距离掘进工作面(14)的垂直间距为4.5~5.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01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