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0015.3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3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涛;曾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汽车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9/20 | 分类号: | F16J9/20;F16J9/26;F02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奉贤区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环,包括环本体(1)及设置在所述环本体(1)外周侧的刮油部件(2),所述刮油部件(2)包括第一侧面(21)、第二侧面(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面(21)和所述第二侧面(22)之间的刮油面(3),所述刮油面(3)包括第一刮油面(31)、第二刮油面(32)和第三刮油面(33),在所述活塞环的轴向(A)上,所述第一刮油面(31)位于所述第二刮油面(32)和所述第三刮油面(33)之间,在所述活塞环的径向(R)上,所述第一刮油面(31)高于或低于所述第二刮油面(32)和所述第三刮油面(33)。根据本发明的活塞环,可以实现三个接触面相继连续地耐久接触,不仅能有效防止活塞环偏磨,还可以提高活塞环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活塞环。
背景技术
随着高爆发压力和高功率的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本领域对发动机耐久性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活塞环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耐久性是影响发动机可靠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提高活塞环的耐久寿命可以很好的保证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耐久性。
提高活塞环耐久性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活塞环接触面的设计。现有技术中的活塞环,为了提高耐久性,一般会在接触面上设置耐磨层200,但是仍不足以满足使用需求。
图1示出了一种可能的活塞环,其接触环面设置为阶梯式,包括第一阶接触面101和第二阶接触面102,接触面的外周侧设有耐磨层200。但由于每个接触环面只有两阶,实践中发现这种活塞环在接触环面的第一阶接触运行时,环刃高较高且刃薄,造成工作时环刃强度较差、受力不均、容易变形,活塞环振动或磨损不均匀,最终影响刮油能力。
且当活塞环接触面的耐磨层200磨损完了之后,接触面就只剩下基材或者氮化层,此时接触面的抗磨损能力就会大大降低。此外,在第一阶接触面101上没有耐磨层的保护、而第二阶接触面102上有耐磨层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活塞环的偏磨现象,不仅影响活塞环的刮油能力,还会影响机油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活塞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偏磨且具有更长寿命的活塞环。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环,包括环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环本体外周侧的刮油部件,其中,
所述刮油部件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刮油面,所述刮油面包括第一刮油面、第二刮油面和第三刮油面,在所述活塞环的轴向上,所述第一刮油面位于所述第二刮油面和所述第三刮油面之间,
在所述活塞环的径向上,
所述第一刮油面高于所述第二刮油面和所述第三刮油面,或者
所述第一刮油面低于所述第二刮油面和所述第三刮油面。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径向上,所述第二刮油面和所述第三刮油面处于同一高度。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刮油面的外周侧覆盖有耐磨层。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磨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刮油面外周侧的第一耐磨层、位于所述第二刮油面外周侧的第二耐磨层和位于所述第三刮油面外周侧的第三耐磨层,
在所述活塞环的径向上,
在所述第一刮油面高于所述第二刮油面和所述第三刮油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耐磨层和所述第三耐磨层中至少一者的外径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刮油面的外径,且所述第二耐磨层和所述第三耐磨层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耐磨层的外径,
在所述第一刮油面低于所述第二刮油面和所述第三刮油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耐磨层的外径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刮油面和所述第三刮油面的外径中的至少一者,且所述第一耐磨层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耐磨层和所述第三耐磨层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汽车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马勒汽车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0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