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9195.3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磊;刘青灵;龚锦睿;李嘉宁;胡洪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4 | 分类号: | E21F15/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黄诗锦;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可复用 充填 挡墙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巷道内且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受力骨架、钢筋网层及滤水土工布层,所述受力骨架包括竖撑杆结构以及位于竖撑杆结构后方的横撑杆结构,所述竖撑杆结构下方设有用以将竖撑杆结构顶起固定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杆结构包括多个沿巷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竖撑杆组,每个竖撑杆组由至少两个竖撑杆组成,相邻竖撑杆之间采用连接套连接,所述竖撑杆套入连接套内部并采用销钉贯穿连接套及竖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杆外部沿竖撑杆长度方向焊接有圆环体,所述圆环体周向设有多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杆结构包括多个沿巷道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横撑杆组,每个横撑杆组由至少两个横撑杆组成,相邻横撑杆之间也采用连接套连接,所述横撑杆套入连接套内部并采用销钉贯穿连接套及横撑杆,所述横撑杆远离连接套的一端与圆环体固定连接;其中两个横撑杆组两端分别延伸至巷道两帮的钻孔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每个竖撑杆两端沿竖撑杆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竖销钉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杆一端设有贯穿圆孔,横撑杆另一端沿横撑杆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横销钉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沿连接套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与竖撑杆结构之间设有托盘。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1)在进路填充过程中首先构筑充填挡墙;进路回采完毕后,测量人员对需要构建充填挡墙的位置进行放线标记,充填作业人员对底板进行找平;(2)采用气腿式钻机配合直径38~42mm的钻头,在巷道两帮各钻凿两个深度20~30cm深的钻孔,第一个孔距离底板高0.4m,第二个孔距离底板高1.6m(进路腰线位置);(3)首先沿巷道宽度方向均匀布设三个液压千斤顶,然后安装竖撑杆组,竖撑杆组与千斤顶之间采用托盘连接,竖撑杆与竖撑杆之间采用连接套活动连接并采用销钉固定;(4)竖撑杆结构安装好以后,启动液压千斤顶,对竖撑杆施加预应力,使竖撑杆完成竖向固定;(5)开始安装横撑杆结构,相邻的横撑杆采用连接套连接并用销钉固定,形成横撑杆组,其中两个横撑杆组分别安装在距离底板高0.4米和1.6米的位置,这两个横撑杆组两端分别插入巷道的钻孔内固定,其余的横撑杆组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竖撑杆上的圆环体采用销钉固连;(6)形成充填挡墙的受力骨架安装完成后,进行钢筋网和滤水土工布的安装,钢筋网和滤水土工布以绑扎带的方式,连接于竖撑杆的圆环体的通孔中,从而将钢筋网和滤水土工布固定于充填挡墙的受力骨架后方;(7)充填挡墙安装完成后,开始进行进路采场的充填作业,当充填体脱水凝固达到满足安全要求的强度时(一般2~5天),开始拆卸充填挡墙,再次启动液压千斤顶,对安装时施加的竖撑杆预应力进行释放,继而完成充填挡墙骨架的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91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