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满水暗涵临时封堵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09016.6 | 申请日: | 202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任巍杰;杜传球;吴广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8;E02B3/10 |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水暗涵 临时 封堵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暗涵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满水暗涵临时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破除接续处暗涵顶板;明渠上游填筑挡水土坝;暗涵破除段远离施工一侧放置钢筋网槽,在钢筋网槽内垒筑沙袋;钢筋网槽一侧放钢板;钢板下口切除两角与暗涵断面契合;水泵抽排施工段及上游渠水至下游;暗涵破除段靠施工段侧砌筑挡水砖墙,下部安放塑料软管;挡水砖墙性能满足要求后,关闭塑料管导水孔;施做暗涵施工段及盖板;暗涵施工段施工完成后,上游挖除土坝,挖除砖墙及泥渣,暗渠通水;破除段盖好盖板,处理缝隙。该方法可以在原有暗涵结构内设置临时结构,起到隔绝水流的作用,从而保证续建暗渠正常施工。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暗涵临时封堵方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暗涵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满水暗涵临时封堵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镇化建设中,为达到环保及安全要求,会将原有明沟明渠改造为暗涵结构。在满水暗涵续建时,需要对续建段两侧上下游渠进行封堵,一般在明渠处设置土坝进行截水,但在已有暗渠处并无很好的封堵方法。目前常采用堆土的方法进行封堵,但极易造成原有暗涵的淤积且清理工程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水暗涵临时封堵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原有暗涵结构内设置临时结构,起到隔绝水流的作用,从而保证续建暗渠正常施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满水暗涵临时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破除接续处暗涵顶板,挖机清除涵内石渣及淤泥;
S2、明渠上游填筑挡水土坝;
S3、暗涵破除段远离施工一侧放置钢筋网槽,在钢筋网槽内垒筑事先准备好的沙袋,边垒边用木棍捣实;
S4、钢筋网槽一侧吊放钢板,下部插入钢筋承插槽,上部与钢筋网槽焊接牢固;钢板下口切除两角与暗涵断面契合;
S5、采用水泵抽排施工段及上游渠水至下游,并随时观察土坝及钢筋网槽的变化;
S6、暗涵破除段靠施工段一侧砌筑挡水砖墙,下部安防塑料软管做导水孔;
S7、挡水砖墙强度及抗渗性能满足要求后,关闭塑料导水孔;
S8、施做暗涵施工段及盖板,盖板厚度与暗涵顶板厚度相同,宽度方向略小于破除宽度,长度方向大于暗涵宽度20mm;
S9、暗涵施工段结构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上游挖除土坝,破除段按顺序取出沙袋,吊出铁板、钢筋网槽,采用挖机挖除砖墙及泥渣,暗渠通水;
S10、破除段盖好钢筋混凝土盖板,处理缝隙。
所述步骤S1中,暗涵结构主要包括暗涵顶板、暗涵侧墙、腋角、暗涵底板及垫层;暗涵破除段宽度宜为2.5~3m,应将整个顶板连同上腋角全部破除,钢筋切除,尽量使切断面齐平。
所述步骤S2中,挡水土坝宜采用密实土填筑,应边填边用挖机斗压实,土坝填筑高度应大于上游水面标高0.8~1m。
所述步骤S3中,钢筋网槽包括主骨架、侧壁网、底网、吊环及钢筋承插槽;钢筋网槽主骨架采用直径≥25mm的螺纹钢焊接而成;两侧壁网及底网采用直径18mm或16mm的螺纹钢焊接于主骨架上;网格尺寸为150×150mm;主骨架上口对称焊接四个由圆钢制作的吊环;钢筋网槽一侧焊接钢筋弯制的钢筋承插槽。
所述步骤S3中,沙袋内装细沙至大半袋,采用麻绳一端系口,填筑时尽量按顺序挨紧,并用木工逐层捣实,沙麻绳另一侧按沙袋下放先后顺序系在钢筋槽顶。
所述步骤S6中,砖墙砌筑前应保证暗涵底部无淤泥,然后铺筑一排袋装水泥做底,最底部包裹塑料导水孔泄水;砖墙采用快硬水泥拌制砂浆,砌墙过程中采用自吸泵抽出钢筋网槽渗出的污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9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