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360°连续焊接的夹持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07986.2 | 申请日: | 202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江;杨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塞纳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6/08 | 分类号: | B23K26/08;B23K26/21;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60 连续 焊接 夹持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360°连续焊接的夹持工装,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环形电磁铁、电磁铁座、气电滑环、连接套、伺服旋转平台和底板,气电滑环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安装于定子内并且转子的两端均延伸至定子外,转子一端同电磁铁座相连接、其另一端上安装有旋转接头,转子外壁的环道与定子内壁的电刷相适配,以使转子与定子间发生相对转动,转子通过其上的转子引出线同环形电磁铁连接,为环形电磁铁供电;连接套安装于定子底部,连接套穿过伺服旋转平台同底板连接;连接套和气电滑环均设置于连接座内,电磁铁座放置于连接座上,连接座固定于伺服旋转平台上。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了360°连续焊接,可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发生氧化,提升了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持工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360°连续焊接的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针对一种锅体,需要将铁素体不锈铁材质的厚膜板焊接于锅体内,现有技术下,无法实现锅体的360度转动,并且在焊接过程中易发生氧化,影响其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360°连续焊接的夹持工装,通过环形电磁铁使本夹持工装与厚膜板固定,并利用气电滑环使锅体360度旋转过程中能持续给电磁铁供电,实现了360°连续焊接过程中可靠固定,同时还设置有保护气通道,防止在焊接过程中发生氧化,影响其焊接质量。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可360°连续焊接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环形电磁铁、电磁铁座、气电滑环、连接套、伺服旋转平台和底板,所述气电滑环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安装于所述定子内并且所述转子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定子外,所述转子一端同所述电磁铁座相连接、其另一端上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转子外壁的环道与所述定子内壁的电刷相适配,以使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间发生相对转动,所述转子通过其上的转子引出线同所述环形电磁铁连接,为所述环形电磁铁供电;所述连接套安装于所述定子底部,所述连接套穿过所述伺服旋转平台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连接套和所述气电滑环均设置于连接座内,所述电磁铁座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所述伺服旋转平台上。
所述环形电磁铁安装于定位环内。
所述连接套内安装有气管,所述气管顶端经所述旋转接头同所述转子中空部相连通,所述转子中空部与所述电磁铁座中空部相连通,所述电磁铁座上设有气孔。
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间设有轴承,所述旋转接头与所述气管间设有环形密封圈。
所述连接座通过三爪卡盘固定于所述伺服旋转平台上,所述伺服旋转平台上安装有伺服电机。
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了360°连续焊接,并且可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发生氧化,提升了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可360°连续焊接的夹持工装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可360°连续焊接的夹持工装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气电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可360°连续焊接的夹持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所示,图中标记1-17分别表示为:定位环1,环形电磁铁2,电磁铁座3,气孔3-1,气电滑环4,转子4-1,定子4-2,环道4-3,电刷4-4,旋转接头5,连接套6,连接座7,气管8,三爪卡盘9,伺服旋转平台10,底板11,轴承12,转子引出线13,定子引出线14,保护气15,厚膜加热板16,焊接位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塞纳电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塞纳电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7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架焊接工装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物联网防作弊智能称重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