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940nmEr:YAG激光血管斑块消融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7310.3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8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杜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金波 |
主分类号: | A61B18/24 | 分类号: | A61B18/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2940 nmer yag 激光 血管 消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心血管斑块消融的治疗仪。利用Er:YAG发射的2940nm激光能被含水生物组织强烈吸收的特点,汽化心血管斑块,取代现在临床上采用的笨重昂贵进口的氯化氙准分子激光。极大的减轻我国近一亿心血管和肢体血管狭窄病人的医疗负担,也可极大地减轻国家的医保开支。防止美国在重大医疗设备上卡我们的脖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基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2940nm鉺激光用于心血管斑块消融仪,属于国际专利分类A61B18/00“向人体或从人体传递非机械形式能量的外科器械、装置或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内沉积的粥样斑块,严重阻塞心血管内的血液流通,造成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目前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首要死亡原因,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心血管病占农村居民死亡原因的44.8%,占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41.9%,均位列第一。它是比癌症更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据网上资料,我国现有4000多万心血管病人,如果加上颈动脉斑块和下肢血管狭窄的病人,将近上亿。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数字还会上升。
目前治疗心血管狭窄的办法之一是把严重堵塞的一段血管用人造的或别处切取的好的血管做一个旁路,称为心血管搭桥。这需要大的开胸手术。另一种办法是将最前端带有一个可以充气的气囊导管通过血管进到斑块的狭窄处,然后充气扩张,把狭窄的血管撑大,甚至在狭窄处放一个支架,防止斑块的回缩。如附图 1所示。
但这种办法对许多病人,如因斑块位置和血管形状不合适,或因堵塞严重或斑块硬化,气囊无法进入或无法撑开,在这些情况下,上述方法是不适用的。尤其是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的,一旦血栓进入血管的其他部位会造成新的堵塞,尤其是进入脑血管更加危险。由于斑块并没有被清除,即便放了所谓药物支架,也只是延缓新的狭窄的形成。于是人们发明了通过光导纤维将激光通到斑块上,将斑块汽化消融。汽化消融后的颗粒一般小于10微米,造成新的血管堵塞的可能性极低(7)。现在国内外普遍接受的用于斑块消融的激光器是XeCl(氯化氙)准分子激光。氯就是食盐氯化钠中的氯,氙是惰性气体。正常状态下它们是不会化合在一起的。但在高压放电的状况下,二者会被电离,短暂的形成氯化氙准分子。所以称为准分子,是因为它们很快就会自动分开,回到原子状态。在它们分开时,会发射激光。发射激光的波长为308纳米。我们人眼能看到的最短波长约为430 纳米。308纳米属于人眼看不到的紫外光。它们单个光子能量很高,可以把有机蛋白,核酸的价键打开,因此可以消融动脉粥样斑块。人们常称其为光化学作用。然而这种准分子激光器制造难度很高,输出不稳定,由于高压放电电极材料的挥发,使气体纯度降低,输出能量就随之降低,这就需要重新更换新的氯和氙气。国产的器件至今不过关,从国外进口,一台需要近千万元人民币。请国外人员来修,花费也很高。据网上报道,仅在北京有安贞医院,北医三院,阜外医院,宣武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开展了准分子激光消融心血管斑块的治疗。我国目前有超过4000万的心血管患者,如果都采用国外进口的昂贵设备,那需要花天文数字的外汇,老百姓需要花费巨额的医疗费用,国家也需庞大的医保开支。这种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在上世纪80-90年代,国外寻找消融心血管斑块的激光器时,有两个并行的方向:一个是像氯化氙一类的发射紫外线的准分子激光;另一类就是利用水吸收的中红外激光。如钬激光,波长2100纳米;鉺激光,波长2940纳米。因为所有生物组织内,包括牙釉质和牙本质以及所有骨骼都含有水,粥样斑块甚至钙化的硬斑块也包含了大量的水。水吸收了这些中红外激光后发热汽化,使斑块消融。由于在上世纪80-90年代,紫外激光可以通过已经很成熟的石英光纤传输,鉺激光2940纳米根本透不过石英光纤,所以当年不论离体试验,还是临床试验,大多数是钬激光。在1996年的一篇报告中说,总共120例病人,129处因斑块狭窄病灶,其中包括部分伴有血栓的病人(不适宜气囊扩张),用钬激光消融均取得成功。钬激光虽然也能通过石英光纤,但已到了透射曲线的边沿,损耗较大。加之水对2100nm的吸收系数低,脉宽也是上百微秒,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大,所以在以后的临床竞争中准分子激光占了上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金波,未经杜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7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