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抢功能的快拔手铐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6136.0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凡;罗宇;杨宇航;凌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凡 |
主分类号: | E05B75/00 | 分类号: | E05B7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杨重江 |
地址: | 641400 四川省资***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手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抢功能的快拔手铐套,包括用于存放手铐的主套,主套的顶部和底部为敞口,主套的侧面设置有副套;主套内设置有可自动旋转锁紧或解锁主套内手铐的锁止机构,副套内设置有用于驱动锁止机构转动解锁主套内手铐的动力机构;本发明通过锁止机构将手铐锁定在手铐套内,在不按压动力机构的情况下是无法打开锁止机构将手铐取出,也就避免了手铐容易被歹徒抢取的情况,保证了手铐存放的安全性;此外,手铐放入手铐套的过程中,锁止机构可完成手铐的自动锁止;通过按压动力机构可打开锁止机构便于手铐的取出;具有存取方式简单、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警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防抢功能的快拔手铐套。
背景技术
手铐作为约束性警械,在警务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警务人员不论执行何种任务,手铐都是必须携带的装备之一。目前,手铐主要分为链式手铐和板式手铐。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链式手铐包括拷环(101)和拷樑(102)。警务人员外出执行任务需要携带手铐时,先将手铐安装到手铐套内,再将手铐套别在腰间即可。传统的手铐套包括敞口状的套体,套体的顶部设置有暗扣,通过暗扣将手铐固定在套体内。但是,一方面暗扣容易失效,导致手铐容易滑出手铐套或遗失,特别是警务人员与歹徒搏击的过程中容易被歹徒拾取;另一方面暗扣比较容易打开,警务人员与歹徒搏击的过程中,歹徒容易打开暗扣抢取手铐,这就对警务人员执行任务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手铐套不具备锁止功能、易被歹徒抢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抢功能的快拔手铐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防抢功能的快拔手铐套,包括用于存放手铐的主套,主套的顶部和底部为敞口,主套的侧面设置有副套;主套内设置有可自动旋转锁紧或解锁主套内手铐的锁止机构,副套内设置有用于驱动锁止机构转动解锁主套内手铐的动力机构。本发明通过锁止机构将手铐锁定在手铐套内,在不按压动力机构的情况下是无法打开锁止机构将手铐取出,也就避免了手铐容易被歹徒抢取的情况,保证了手铐存放的安全性;此外,手铐放入手铐套的过程中,锁止机构可完成手铐的自动锁止;通过按压动力机构可打开锁止机构便于手铐的取出。可以看出手铐的存取方式简单、操作简便、具有快速存取的特点。
进一步的是,锁止机构包括布置在主套内的拨片,拨片的两端通过转轴与主套铰接;转轴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拨片朝向主套顶部转动的复位弹簧。在手铐放入手铐套的过程中,手铐的拷樑朝下,手铐在自身重力的情况下,手铐向下压向拨片,复位弹簧被挤压,拨片向下旋转。待拨片穿过手铐的拷环后,此时手铐与拨片脱离,拨片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向上旋转恢复初始位置,将手铐的锁止在手铐套内。
进一步的是,动力机构包括竖向布置在副套内的压杆,压杆的顶部设置有手柄,压杆的底部通过第一弹簧与副套底部相连;拨片上方的压杆上设置有在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的让位槽。需要打开锁止机构取出手铐时,通过手柄向下挤压压杆,第一弹簧被压缩,待压杆上的让位槽靠近拨片后,压杆与拨片脱离,压杆不再对拨片限位,在复位弹簧的驱动下,拨片可向上转动,为手铐腾出空间,便于将手铐从手铐套内取出。松开手柄后,压杆在第一弹簧的驱动下向上移动,压杆驱动拨片向下转动,恢复到锁止位。
进一步的是,拨片顶部靠近压杆的一侧为直角,拨片底部靠近压杆的一侧为弧形。由于拨片顶部靠近压杆的一侧为直角,直角与压杆相抵触,从而限制拨片向上转动,即完成手铐在手铐套内的锁止;由于拨片底部靠近压杆的一侧为弧形,弧形与压杆不接触,从而便于拨片向下转动,也就是手铐下放的过程中,手铐压向拨片,驱动拨片向下转动。
进一步的是,拨片的顶部为斜面,且朝向主套底部的方向倾斜。顶部具有斜面的拨片,在手铐存放的过程中,手铐可沿着斜面向下滑动,可更加方便、省力的驱动拨片向下转动。
进一步的是,拨片远离压杆的一端为弧形。在存取手铐的过程中,警务人员的手不可避免的要与拨片相接触,拨片弧形的端部可避免拨片刺伤或划伤警务人员的手部,对警务人员的手部起到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凡,未经杨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6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条料输送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闸瓦角度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