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来自鬼桑的桑树桑黄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04706.2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方荣俊;陈玉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荣俊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G18/00;A01G18/40;A01G18/20;B09B3/0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 地址: | 212018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来自 桑树 菌株 及其 应用 | ||
一株来自鬼桑的桑树桑黄菌株及其应用,已于2020年12月0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79。该菌株同时适合在普通PDA或桑叶粉为基质的培养基培养。菌丝在普通PDA培养基或桑叶粉培养基中生长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异常牢固,易于将整块菌丝体从培养基直接分离而无残留、不变异、不易老化、质量稳定等优点,非常适合用普通PDA培养基或桑叶粉培养基常年工厂化生产桑树桑黄菌丝体,培养基配制简单,成本低廉,无需特定设备及复杂的培养环境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来自鬼桑的桑树桑黄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是一种寄生于桑树(Morus L)上的的黄色无柄蕈类,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抗癌效率最好的药用真菌之一(Tetsuro IKEKAWA等,1968,《Antitumor action of some Basidiomycetes,especially PHllinus linteus》),素有“森林黄金”的美称。
近二十年来,桑黄以其卓越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美日韩等国及国内研究人员的重视。然而,随着桑黄热的兴起,围绕桑黄的应用及研究却仍然比较混乱。
在桑黄应用方面,由于真正的桑黄(桑树桑黄)极为稀少,世人极少见过,人们往往将各种长在桑树以外其他树种上的黄色无柄蕈类误认为是桑黄。一些商家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将形状各异、无任何桑树属性的黄色无柄蕈类当作桑黄售卖,价格昂贵,消费者难以辨认,逐渐引起市场混乱。
在桑黄研究方面,桑黄的菌属分类也长期存在认知的争议,是药用真菌中少见的(吴声华等,2020,《药用真菌桑黄的种类解析》)。直到2016年,中国台湾学者研究发现,桑黄及相近种类既不属于纤孔菌属,也不属于木层孔菌属,而是一个独立的新属——桑黄孔菌属 (Sanghuangporus),并认为桑黄孔菌属有12个属内种。至2020年,桑黄孔菌属的属内种扩增至14个,包括除桑树桑黄外的杨树桑黄、暴马丁香桑黄、漆树桑黄等(吴声华等,2016,《桑黄的分类及开发前景》;Sheng-Hua Wu等,2019,《Sanghuangporus toxicodendrisp.nov. (Hymenochaetales,Basidiomycota)from China》;吴声华等,2020,《药用真菌桑黄的种类解析》),它们以“桑”冠名,并不是他们长在桑树上,而是它们属于是桑黄孔菌属,和真正的桑黄(桑树桑黄)是近缘物种。真正能简称“桑黄”的,只有桑树桑黄一种,即真正的桑黄仅一种——桑树桑黄;桑树桑黄与生长的树种具有专一性,只长在桑树树干上(吴声华等,2016,《桑黄的分类及开发前景》;吴声华等,2020,《药用真菌桑黄的种类解析》)。因此,确认真正的“桑黄”,第一个条件是看菌株是否来自于桑树。
然而,寄生于桑树的黄色无柄蕈类并非都是桑树桑黄。目前所发现的着生于桑树的黄色无柄蕈类除了正宗桑树桑黄外,还有一种是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分布在华北、山东及新疆等地区。粗毛纤孔菌的新鲜子实体质地较软,质量轻,易撕裂,干燥后较脆,易于人工培养,但却没有特别好的药效(吴声华等,2016,《桑黄的分类及开发前景》)。粗毛纤孔菌属于纤孔菌属(Inonotus),一般不将其认定为桑树桑黄,原因是粗毛纤孔菌的广泛寄主并非桑树,却是豆科、蔷薇科、木犀科(如水曲柳)、胡桃科(如核桃楸)等阔叶树种,对寄主树种的专一性不强,并且为一年生(昝立峰等,2011,《粗毛纤孔菌的研究进展》;吴声华等,2020,《药用真菌桑黄的种类解析》)。因此,确认真正的“桑黄”,第二个条件是看菌株是否属于桑黄孔菌属。
总之,只有野外专一性寄生于桑树、在分类上属于桑黄孔菌属的黄色无柄子实体,才算是正宗的桑黄,即桑树桑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荣俊,未经方荣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47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