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氧化反应器和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4471.7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洁丽;黄敏怡;朱豪成;黄海威;陆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氧化 反应器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氧化反应器和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的臭氧氧化反应器,利用撞击流原理设计而成,包括:本体,本体内部形成有污水输入腔、反应腔和气体输入腔,反应腔位于污水输入腔和气体输入腔之间,污水输入腔与反应腔、反应腔与气体输入腔之间均设置有隔挡结构,每个隔挡结构上均设置有微米级孔。污水以及臭氧分别以较高的速度穿过微米级孔,穿过隔挡结构的污水被微米级孔切割为微米级液流、臭氧则被微米级孔切割为微米级气流,微米级气流和微米级液流在反应腔中发生高速碰撞,使得污水与臭氧充分接触,从而实现高效率的氧化反应,有利于提高臭氧的利用率,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臭氧氧化反应器和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水种类繁多,比如印染污水或化工污水,此类工业污水成分复杂,且在不同生产周期污水成分变化较大,由于工业污水中B/C比较低,不适合采用生物方法处理。为解决此类问题,行业中一般采用化学氧化的方法来去除有机污染物,臭氧氧化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化学氧化降解方法。但在相关技术中,处理印染废水以生物处理为主,辅助以臭氧、膜处理等物化手段,效果不能让人满意,而且工艺复杂且不能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臭氧氧化反应器,其基于撞击流原理设计而成,污水氧化效果较好,且臭氧利用率较高,有利于减少臭氧使用量以及降低氧化时间、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臭氧氧化反应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为管状,所述本体的顶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本体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在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膜管固定装置;
内膜管和外膜管,在所述内膜管和所述外膜管上设置有孔径为10~30um的微孔,所述外膜管套设于所述内膜管外部,所述外膜管一端装设于所述膜管固定装置,所述内膜管穿设于所述膜管固定装置,并且,所述膜管固定装置与所述内膜管之间留有间隙;
在所述内膜管内部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口的气体输入腔;反应腔形成于所述外膜管和所述内膜管之间;所述膜管固定装置一侧与所述本体顶壁以及所述内膜管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出水腔,所述出水腔与所述反应腔相连通;所述膜管固定装置另一侧与所述本体内侧壁以及外膜管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水口的污水输入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氧化反应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利用撞击流原理,通过在本体内部设置内膜管和外膜管,以在本体内部分别形成污水输入腔、反应腔、和气体输入腔,在内膜管和外膜管上开设有孔径为10~30um的微孔。污水经外部设备以较高的速度冲进污水输入腔,臭氧也同样经外部设备以较高的速度灌进气体输入腔;由于在内膜管和外膜管上设置有微孔,在污水输入腔高速涌动的污水以及在气体输入腔中高速流动的臭氧分别以较高的速度穿过微孔,污水被微孔切割为微米级液流、臭氧则被微孔切割为微米级气流,微米级气流和微米级液流在反应腔中发生高速碰撞,使得污水与臭氧充分接触,从而实现高效率的氧化反应,有利于提高臭氧的利用率,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同时,膜管固定装置与内膜管之间间隔有间隙,使得臭氧能够进一步对间隙中流向出水腔的经过净化后的处理水进行进一步氧化,从而使得出水腔中的处理水已经经过充分净化,以进一步提高污水氧化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膜管固定装置包括安装盘和安装头,所述安装盘设有圆孔,所述安装头穿设于圆孔;所述安装头设置有通孔且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外膜管插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内膜管穿设于安装头的通孔、且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之间相隔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在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有排污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膜管和所述外膜管均由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4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