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分泌维生素B6 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04267.5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宋珊珊;胥传来;曾露;匡华;徐丽广;孙茂忠;刘丽强;吴晓玲;胡拥明;郝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44;C07K14/795;C07K14/77;C07D213/65;G01N33/82;G01N33/577;C12R1/91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建 |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泌 维生素 base sub | ||
一株分泌维生素B6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分泌维生素B6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MTB,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分类命名为单克隆细胞株,保藏日期2019年11月28日,保藏编号CGMCC No.19183。首先合成维生素B6半抗原,再制备维生素B6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高效价、低IC50小鼠脾细胞,通过PEG方法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的筛选和三次亚克隆,得到杂交瘤细胞株MTB。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维生素B6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分泌维生素B6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维生素B6代表一组具有高生物利用度的3-羟基-2-甲基吡啶衍生物,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及其磷酸化形式。维生素B6参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代谢中的多种酶促反应。此外维生素B6在神经系统功能,激素功能,血红蛋白合成中起重要作用。有趣的是,最近发现维生素B6偶联物是靶向协同癌症治疗中的潜在药物载体,人类无法在体内合成维生素B6。因此,仅能从膳食,补充剂和肠道菌群中获取维生素B6。维生素B6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包括家禽,小麦,坚果,鱼,牛奶,蔬菜和番茄中。尽管维生素B6缺乏症并不常见,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维生素B6缺乏的风险很高。维生素B6缺乏会引起多种症状,例如抑郁,易怒,疲劳,发炎和贫血。为了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6缺乏症,市面上有各种维生素B6强化食品和补充剂。因此,可靠地确定膳食及补充剂中的维生素B6含量是必需的。
目前,维生素B6含量分析方法主要是仪器方法及微生物法,最常用的定量分析技术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气质联用(GC-MS)、液质联用(LC-MS)等。尽管仪器方法准确,灵敏,但这些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专业的操作人员,复杂的提取步骤,成本高,时间长,不适用于在短时间内筛查大量测试样品。微生物法基于样品或标准品中维生素B6存在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检测维生素B6含量。尽管微生物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但其较长的孵育时间(通常20-24小时)和复杂的步骤限制了目标物的快速检测。因此建立快速简便的维生素B6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免疫测定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具有简单,低成本和高效的优点,使其快速实现筛选目的。目前,使用免疫测定法同时检测几种分析物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分泌维生素B6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由该细胞株制备的抗体对维生素B6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可以用来建立维生素B6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分泌维生素B6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MTB,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单克隆细胞株,保藏日期2019年11月28日,保藏编号CGMCC No.19183。
一种维生素B6单克隆抗体,其由所述CGMCC No.19183的杂交瘤细胞株MTB分泌产生。
维生素B6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42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