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信的IPv6网络服务过程机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4157.9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8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郭涛;柳浩楠;韩振华;郭浩;牛变玲;翟峰;程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信 ipv6 网络服务 过程 机制 | ||
1.一种可信的IPv6网络服务过程机制,其特征在于:通过基于生物特征IPv6报文验证确权、基于特征链的可信报文传输与基于提案响应的可信服务选择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客户端验证操作者信息,采集操作者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加密;
S2.客户端将加密后的生物特征信息纳入IPv6扩展报文;
S3.客户端利用网关与哈希指针技术组实现将可信报文传输;
S4.网关依据报文中生物特征信息对报文进行验证和确权;
S5.网关向所有后端服务发送请求提案,确认相同提案响应数量超过50%的服务为可信服务,再向其转发客户端请求;
S6.网关接收来自服务的响应并转发至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信的IPv6网络服务过程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对操作者进行身份验证,生成自身的私钥和公钥证书;
S12:客户端通过生物采集模块一次性获取操作者的生物特征信息;
S13: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生成特征向量;
S14:利用自身的私钥对特征向量进行加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信的IPv6网络服务过程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构造生成带有加密生物特征的报文扩展头部项;
S22:在每个待发送给网关的IPv6报文添加扩展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信的IPv6网络服务过程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客户端将报文X按照固定长度N进行分组;
S32:每个分组的头部加入一个固定长度P的指纹字段,用于保存前一个分组的指纹,并依次计算每个分组的指纹,所述计算的每个分组的指纹包括指纹字段的值,然后将所述的计算出的指纹放入下一个分组的指纹字段;
S33:依次发送每个报文分组给接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信的IPv6网络服务过程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包括:
客户端通过散列算法计算第一个分组的指纹,放入第二个分组的头部的固定长度P的指纹字段中,覆盖原有的0值;
客户端通过散列算法计算第二个分组的指纹,放入第三个分组的头部的固定长度P的指纹字段中,覆盖原有的0值;
以此类推,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计算并填充完所有分组的指纹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信的IPv6网络服务过程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S41:网关接收全部报文后,按N+P长度进行分组;
S42:网关依次校验每个分组报文的指纹是否变化;
S43:网关从报文扩展头部项取出加密的生物特征数据;
S44:使用公钥对生物特征数据进行解密并验证其有效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信的IPv6网络服务过程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包括:
网关采用散列算法从第一个分组开始计算其指纹;
网关将第一个分组计算出的指纹与第二个分组头部固定长度P的指纹字段存储的指纹相比较;
如果指纹相同,认为上一分组未被更改;如果该值不同,认为上一分组被篡改过;
以此类推,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计算并校验完所有分组的指纹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信的IPv6网络服务过程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
S51:网关向所有服务端转发来自客户端请求的提案;
S52:每个服务端收到请求提案后,各自计算请求资源的Hash特征值并返回网关;
S53:网关对收到的提案响应进行统计,确认可信的服务端;
S54:网关向可信的服务端转发客户端的请求;
S55:服务端向网关返回所请求的资源;
S56:网关向客户端转发所请求的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赛尔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41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