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表计识别的定位及读数的复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3550.6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8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武诗洋;林文益;李修亮;余宗杰;姚谦;兰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30/14 | 分类号: | G06V30/14;G06V30/18;G06V30/19;G06V10/82;G06T7/13;G06T5/00;G06K9/62;G06N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识别 定位 读数 复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表计识别的定位及读数的复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系统创建表计识别模板,表计识别模板包括表头图像和表计数值信息,系统读取带有表头图像和表计数值信息的待识别图片,待识别图片通过表计识别模板进行匹配,对待识别图片的表头图像进行识别,完成表头定位;步骤2,对表头定位进行复查,通过冗余定位投票机制,调用若干种定位复查算法,验证表头图像识别是否正确;步骤3,对待识别图片的表计数值信息进行识别,读取表计数值读数;步骤4,对表计数值读数进行复查,通过置信度算法,判断表计数值信息识别是否出现错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表计识别的定位及读数的复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各工业领域的普及,定位并识别各种表计(含指针表,数字表油位表等)已是其重要功能之一。现有的程序算法无法从算法方面判断识别结果是否正确,针对表记的巡检结果都由人工逐张复查,以保证巡检结果一切正常。此过程耗费人工成本较大,成为无人化作业的主要障碍。
现有的产品,专利及厂商的着重点在于识别算法及识别率,即使在特殊的识别环境下(例如模糊,夜间,待测图片中没有应识别的表计等),也将输出一个识别结果,然而算法的鲁棒性及容错度往往不能满足在各种各样的特殊环境下,输出相对可靠置信度得分。CN110097062A,CN106529537B等专利中所提到的数字表及指针表的识别算法中,并没有相关定位得分和定位置信度,在没有判断定位准确度的情况下进行识别读数,若定位偏移或错位,将导致读数的错误;同时识别读数的置信度没有明确的判断机制,读数结果只能依靠人工进行复查,相对成本较高且耗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表计识别的定位及读数的复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表计识别的定位及读数的复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系统创建表计识别模板,表计识别模板包括表头图像和表计数值信息,系统读取带有表头图像和表计数值信息的待识别图片,待识别图片通过表计识别模板进行匹配,对待识别图片的表头图像进行识别,完成表头定位;
步骤2,对表头定位进行复查,通过冗余定位投票机制,调用若干种定位复查算法,验证表头图像识别是否正确,若验证正确,则表头定位复查通过,则跳转至步骤3,若验证不正确,则返回表头定位复查标志位,提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人工验证;
步骤3,对待识别图片的表计数值信息进行识别,读取表计数值读数;
步骤4,对表计数值读数进行复查,通过置信度算法,判断表计数值信息识别是否出现错误,若出现错误,则返回表计数值读数复查标志位,提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人工验证,若没有出现错误,则表计数值读数复查完成,判断表计识别正确。
对于在实际表计识别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定位和识别读数结果存在错误的情况,若未正确定位到表头或者拍偏导致表头不存在时,现有算法无法无法有效判别表头是否存在,算法会继续识别读数,导致表头定位出错情况下识别结果错误的情况。本方案中,引入冗余定位投票机制,调用多种定位算法,并计算他们的一致性,排除大部分定位和识别读数结果存在错误的情况。人工验证过程为现场查看、调试摄像头是否偏移或者失焦。对于表计数值读数进行复查的过程中,设置了不同的置信度算法,判断出模糊、有干扰或者读数错误可能性较高的识别结果,为人工复查提供较为可靠的重点复查对象及复查建议,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工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步骤1中,待识别图片的表头图像进行识别具体方法为通过基于梯度方向特征的模板匹配技术结合多尺度视角快速搜索技术对表头图像进行识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步骤2中,定位复查算法包括孪生追踪网络匹配算法和全图特征点定位配准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3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