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03284.7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雷军程;柳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阳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 代理公司: | 湖南中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9 | 代理人: | 杨筠 |
| 地址: | 42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底端设有散热箱,本发明通过扇叶转动将冷气吹到机箱内,对机箱内进行散热降温,冷水箱内的冷水能够在蛇形铜管内循环流动,对热量充分吸收,促进机箱内的散热;通过设置第一隔音罩和第二隔音罩能够吸收装置运行产生的噪音,使得用户使用体验更好,通过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相互配合,能够使空气流通,散热更快,通过设置橡胶垫可以增大摩擦力使支撑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可以对装置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降低装置的机械损耗,增大装置的使用寿命,本装置结构新颖,散热效果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部件中大量使用集成电路,高温是集成电路的大敌,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有可能使某些部件烧毁,散热器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热量吸收,然后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保证计算机部件的温度正常,现有的计算机散热装置在使用的过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计算机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高温,高温会破坏计算机系统,所以需要安装散热器来散除高温。
然而目前现有的计算机散热装置,只采取一种方法散热,散热效率低,并且对机箱内的气体没有进行循环,也会降低散热速率,没有设置减震组件,使得装置工作时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底端设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外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活动贯穿散热箱延伸至散热箱的内部并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端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套设于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安装于散热箱的底端,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依次连接多组,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均安装有扇叶,所述散热箱的顶端且位于扇叶的上方水平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散热箱内且位于过滤板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冷却器,所述散热箱的顶端水平设有筛孔板;
所述机箱的底端且位于散热箱的底端设有减震箱,所述减震箱内竖直设置有两个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顶端活动贯穿减震箱并于散热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箱的底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气囊,所述减震箱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套设有活动杆,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压板,所述活动杆与压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压板与减震箱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压板的中间分别套设有两个滑套,两个所述滑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套的顶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活动杆铰接连接,所述机箱的内部且位于散热箱的顶端设有蛇形铜管,所述蛇形铜管贴合固定在机箱的内壁上,所述蛇形铜管上固定有金属网板,所述蛇形铜管通过微型泵与冷水箱相连;
所述机箱的一侧设有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包括第一出风口、进风电机和第一进风口,所述机箱的一侧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进风口,所述进风管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管上设有进风电机,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机箱的内部,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端延伸至机箱的外侧,所述机箱的另一侧设有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第二进风口、出风电机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机箱的内侧设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管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管上设有出风电机,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机箱的内部,所述第二出风口贯穿至机箱的外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电机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隔音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内部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从里至外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吸水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出风口内设有过滤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风电机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隔音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阳学院,未经邵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3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罐区火灾应急响应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零汽耗除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