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式多自由度操作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03164.7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4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付庄;辜浩然;梅琼风;李康安;荣俊林;李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刘翠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自由度 操作 机器人 | ||
1.一种框架式多自由度操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末端执行部件(904)、两自由度位置调整模块、两自由度姿态调整模块(8)以及末端执行件进给模块(9);其中:
所述两自由度姿态调整模块(8)安装于所述两自由度位置调整模块的框架内,用于实现对所述两自由度姿态调整模块(8)在竖直平面内的定位;所述末端执行件进给模块(9)安装于所述两自由度姿态调整模块(8)的框架内,用于实现对所述末端执行件进给模块(9)的俯仰角和偏航角的调整;所述末端执行部件安装于所述末端执行件进给模块(9)上,用于实现所述末端执行部件(904)方向上的进给运动;进而实现所述末端执行部件空间位置、俯仰角姿态和偏航角姿态的五个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多自由度操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自由度位置调整模块,包括:基座底板(1)、竖直驱动丝杆(2)、水平螺母(3)、竖直螺母(4)、高度调整框架(5)、第一减速器(6)、机架(7)、水平驱动丝杆(10)、水平导向杆(11)、第二减速器(12)、竖直导向杆(13)、水平移动框架(14)、第一促动器以及第二促动器;其中:
所述竖直驱动丝杆(2)的一端通过轴承竖直安装在基座底板(1)上;所述竖直螺母(4)与所述竖直驱动丝杆(2)配合设置形成螺旋副,通过驱动所述竖直驱动丝杆(2)转动,使得所述竖直螺母(4)在所述竖直驱动丝杆(2)方向上做直线运动;所述竖直驱动丝杆(2)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减速器(6)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减速器(6)的输入端通过柔性传动部件与所述第一促动器的主动轴相连;所述第一减速器(6)安装在位于其上方的所述机架(7)上;
所述高度调整框架(5)整体为一框形构件,所述竖直螺母(4)与所述高度调整框架(5)的第一侧边框相连,通过所述竖直螺母(4)的上下运动,带动所述高度调整框架(5)上下运动;
所述水平驱动丝杆(10)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高度调整框架(5)的内部,所述水平驱动丝杆(1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高度调整框架(5)的第一侧边框相连,所述水平驱动丝杆(1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高度调整框架(5)的第二侧边框相连;所述水平螺母(3)与所述水平驱动丝杆(10)配合设置形成螺旋副,通过驱动所述水平驱动丝杆(10)转动,使得所述水平螺母(3)在所述水平驱动丝杆(10)方向上做直线运动;所述水平驱动丝杆(10)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二减速器(1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减速器(12)的输入端通过柔性传动部件与所述第二促动器的主动轴相连;所述第二减速器(12)安装在所述高度调整框架(5)的第二侧边框上;
所述水平移动框架(14)整体为一U型框架,并固定在所述水平螺母(3)上,随着所述水平螺母(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所述竖直导向杆(1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底板(1)上,所述竖直导向杆(1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7)上;所述竖直导向杆(13)与所述高度调整框架(5)的第二侧边框上的通过通孔配合设置,通过辅助所述竖直螺母(4)带动所述高度调整框架(5)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所述水平导向杆(11)设置于所述高度调整框架(5)的内部,且所述水平导向杆(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高度调整框架(5)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边框上,并与所述水平移动框架(14)的通过通孔配合设置,引导所述水平移动框架(1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多自由度操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驱动丝杆(2)和所述水平驱动丝杆(10)相互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多自由度操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导向杆(13)与所述竖直驱动丝杆相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多自由度操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导向杆(13)为两根,并分别设置于高度调整框架(5)第二侧边框的两侧;和/或
所述水平导向杆(11)为四根,并分别设置于所述水平移动框架(14)的上侧和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多自由度操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框架(14)的上下两臂上设置有共轴的通孔,用于安装轴承和所述两自由度姿态调整模块(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31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材制造用工业在线CT
- 下一篇:一种地脚螺栓群定位固定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