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带状焊丝的大厚板焊接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3043.2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9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庄园;胡俊成;刘俊峰;汪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173 | 分类号: | B23K9/173;B23K9/025;B23K9/235;B23K9/28;B23K9/26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黄芷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带状 焊丝 厚板 焊接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带状焊丝的大厚板焊接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是基于双焊丝电弧焊接原理工作的;在大厚板焊接过程中,将焊道层分为打底焊、填充焊、盖面焊;根据不同焊道层的特点,对带状焊丝进行尺寸选择和排布设置。该系统包括双带状焊丝焊枪A、双带状焊丝焊枪B、焊接控制中心;双带状焊丝焊枪A安装有两个宽度相同的带状焊丝;双带状焊丝焊枪B安装有两个宽度不同的带状焊丝;焊接控制中心用于预设焊接程序,并控制双带状焊丝焊枪A和双带状焊丝焊枪B按照所预设的焊接程序进行工作;预设焊接程序包括焊接模式的选择,包括打底焊模式、填充焊模式、盖面焊模式一、盖面焊模式二。采用该方法及其系统能够实现大厚板的高效高质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带状焊丝的大厚板焊接方法及其系统,属于焊接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厚度超过40mm的大厚板焊接方法主要为MIG/MAG焊和窄间隙激光填丝焊。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有着焊接质量高、稳定的优点,但是激光束对工件的装配间隙要求严格,金属表面对激光反射高,在熔池尚未形成时热效率低,在焊接时容易产生气孔、咬边等缺陷。而对于大厚板MIG/MAG焊,需要对待焊工件开坡口,且坡口尺寸较大,需要增大焊接时的填充量,并且会降低焊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双丝MIG/MAG焊技术,两根焊丝按照一定角度通过同一个焊枪,并且由两套独立的供电系统供电,焊接参数也相互独立,最大限度地降低两个焊丝间的干扰,同时双丝焊对装配要求低。但普通的双丝MIG/MAG焊受焊枪限制,坡口尺寸大,虽然较单丝MIG/MAG焊填充量大,但是受限于焊丝尺寸焊接效率仍然不高,尤其是在大厚板焊接中。若要提高焊接效率,又会减小填充量,形成侧壁未熔合或层间未熔合。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对装配间隙要求低,填充量大,焊接效率高的大厚板焊接方法和焊接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基于双带状焊丝的大厚板MIG/MAG焊接方法,实现大厚板的高效高质焊接。
本发明实现其第一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双带状焊丝的大厚板焊接方法,所述方法是基于双焊丝电弧焊接原理工作的,所述焊丝为带状焊丝;在大厚板焊接过程中,将焊道层分为打底焊、填充焊、盖面焊;根据不同焊道层的特点,对带状焊丝进行尺寸选择和排布设置,包括:
记带状焊丝的长度和宽度所在平面为宽面,带状焊丝的长度和厚度所在平面为窄面,且带状焊丝的宽度大于其厚度;在焊接过程中,将两个带状焊丝中沿焊接方向靠前的带状焊丝称为前带状焊丝,靠后的带状焊丝称为后带状焊丝;
所述打底焊:选择宽度不同的两个带状焊丝,前带状焊丝的宽度大于后带状焊丝的宽度,并且设置两个带状焊丝的宽面相互垂直,且前带状焊丝的宽面垂直于焊接方向;
所述填充焊:选择宽度相同的两个带状焊丝,并且设置两个带状焊丝的宽面相互平行,且两个带状焊丝的宽面垂直于焊接方向;
所述盖面焊:选择宽度不同的两个带状焊丝,前带状焊丝的宽度大于后带状焊丝的宽度,并且设置两个带状焊丝的宽面相互平行,且两个带状焊丝的宽面垂直于焊接方向;或者,选择宽度相同的两个带状焊丝,并且设置两个带状焊丝的宽面相互垂直,且前带状焊丝的宽面垂直于焊接方向。
进一步,在进行所述填充焊前,将两个带状焊丝的起弧端沿相反方向分别进行斜向裁剪,使两个带状焊丝的起弧位置在不同侧。
在焊接开始前对带状焊丝进行预处理,即对焊丝的起弧端沿相反方向分别进行斜向裁剪,保证起弧位置在不同侧,如前带状焊丝左侧起弧开始填充,后带状焊丝右侧起弧开始填充,该方式还可保证侧壁填充量高于中间,形成凹型焊缝,进一步减小侧壁未熔合产生的可能性。
进一步,所述选择宽度不同的两个带状焊丝,具体为:选择一个宽度为4~6mm的带状焊丝和一个宽度为2~3mm的带状焊丝。
进一步,两个带状焊丝的厚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3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纺织染色工艺
- 下一篇:一种程序耦合性能的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