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环氧地坪施工用吸尘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3005.7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3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靖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靖颖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地坪 施工 吸尘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环氧地坪施工用吸尘设备,包括吸尘设备壳体、滤网、通气管道、吸尘机构和联动机构,滤网以水平方向铺设于吸尘设备壳体的内部,滤网的外沿壁贴合吸尘设备壳体的内侧壁设置,通气管道均匀排布并垂直穿设于滤网之中,吸尘机构设于各通气管道之间,吸尘机构位于滤网上方,吸尘机构的一端分别与通气管道的外侧壁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滤网固定连接,联动机构位于滤网下方,联动机构的一端与滤网铰接,另一端与通气管道的外侧壁相连。本发明与传统吸尘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主动力改为实现吹扫功能,地面灰尘颗粒吹起至周边空气中,再实现吸收功能,作用于大范围内灰尘,吸尘效率高,节省了大量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地坪施工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环氧地坪施工用吸尘设备。
背景技术
环氧地坪施工包括地面处理、铺漆、打磨等几个工序,其中地面处理涉及到吸尘设备,针对空气以及地面所存在的灰尘颗粒。现有技术中的吸尘设备只能对设备作用端范围内的灰尘实现吸收的效果,其余范围的则需要人工规划并操作吸尘路线,吸尘效率低下,且费时费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环氧地坪施工用吸尘设备,与传统吸尘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主动力改为实现吹扫功能,地面灰尘颗粒吹起至周边空气中,再实现吸收功能,此法可作用于大范围内灰尘清理收集,吸尘效率高,节省了大量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环氧地坪施工用吸尘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环氧地坪施工用吸尘设备,包括吸尘设备壳体、滤网、通气管道、吸尘机构和联动机构。滤网以水平方向铺设于吸尘设备壳体的内部,滤网的外沿壁贴合吸尘设备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旨在对所吸进的携带有灰尘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以此实现周边空气循环。通气管道均匀排布并垂直穿设于滤网之中,是实现喷吹功能的基础部件。吸尘机构设于各通气管道之间,吸尘机构位于滤网上方,吸尘机构的一端分别与通气管道的外侧壁活动连接,吸尘机构的另一端与滤网固定连接。吸尘机构设置的目的在于对大范围内空气实现吸收作用,并与滤网配合将灰尘颗粒过滤收集,以此完成气体循环过程。联动机构位于滤网下方,联动机构的一端与滤网铰接,联动机构的另一端与通气管道的外侧壁相连。联动机构设置的目的在于:一是将气体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作用;二是带动滤网作竖直往复直线运动,使得灰尘颗粒不会附着于滤网上,便于后续清理;三是打乱气体分子运动轨迹,与滤网相互碰撞,且接触时间延长,以此来达到最佳的除尘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凸轮、主动杆和机架组件。凸轮以对称设于各通气管道之间,设置的目的在于利用其自身特性,将直线运动转换为周向运动,实现作用。主动杆呈正T字型并以竖直方向设置,主动杆的水平轴的两端分别与凸轮的外侧壁抵触连接,主动杆的竖直轴远离水平轴的一端与滤网固定连接,旨在将凸轮与滤网的运动联动起来,从而实现作用。机架组件的一端与凸轮相连,机架组件的另一端与通气管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机架组件设置的目的在于:一是对凸轮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二是可及时应对异物堵塞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包括凸轮本体、螺纹筒和固定杆。螺纹筒设于凸轮本体的内部,螺纹筒的中轴线与凸轮本体相重合,旨在凸轮本体起到限位作用。固定板的一端与螺纹筒的外侧壁相连,固定板的另一端与凸轮本体的内侧壁相连,旨在将螺纹筒与凸轮本体连接起来。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曲线凹槽,主动杆的水平轴的两端分别由曲线凹槽延伸并与凸轮本体的外侧壁相抵触。曲线凹槽设置的目的在于利用其自身特性,将凸轮本体的周向运动和主动杆的直线运动相互转换。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组件包括螺杆、限位杆和滑块。螺杆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杆固定连接,旨在对凸轮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限位杆远离螺杆的一端设有滑块,通气管道的侧壁上设有导轨,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滑块与导轨设置的目的在于异物堵塞情况下,避免装置整体受到二次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靖颖,未经黄靖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3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滑床板断裂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