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豆杉扦插栽培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2942.0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3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姚炳矾;黎德科;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荔波县黄江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站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10;A01G24/10;A01G24/12;A01G24/20;A01N37/10;A01N43/38;A01N37/34;A01N31/16;A01N31/08;A01P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558400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豆杉 扦插 栽培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豆杉扦插栽培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植物扦插栽培技术领域。该红豆杉扦插栽培方法,扦插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合适的扦插时间选取合适的扦插苗,并制备扦插所需的生根液,将处理后的扦插苗泡在自制生根液中浸泡处理,同时制备扦插栽培所需要的基质,并将处理后的扦插苗栽培到基质内,适当的浇水施肥,一个月后将基质内栽培成活的红豆杉苗进行移栽。本发明中通过自制生根液和扦插基质,使得红豆杉的扦插栽培的成活率更高,且后期苗木生长更加的茁壮,且本发明的生根液和扦插基质的配方成本低,且易得方便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扦插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豆杉扦插栽培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不规则互生,基部有多数或少数宿存的芽鳞,稀全部脱落;冬芽芽鳞覆瓦状排列,背部纵脊明显或不明显。叶条形,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直或镰状,下延生长,上面中脉隆起,下面有两条淡灰色、灰绿色或淡黄色的气孔带,叶内无树脂道。雌雄异株,球花单生叶腋;雄球花圆球形,有梗,基部具覆瓦状排列的苞片,雄蕊6-14枚,盾状,花药4-9,辐射排列;雌球花几无梗,基部有多数覆瓦状排列的苞片,上端2-3对苞片交叉对生,胚珠直立,单生于总花轴上部侧生短轴之顶端的苞腋,基部托以圆盘状的珠托,受精后珠托发育成肉质、杯状、红色的假种皮。种子坚果状,当年成熟,生于杯状肉质的假种皮中,稀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即未发育成肉质假种皮的珠托)之上,种脐明显,成熟时肉质假种皮红色,有短梗或几无梗;子叶2枚,发芽时出土。
为了促进珍惜珍惜植物红豆杉的繁殖生长需要对红豆杉进行扦插繁育,但是现有技术中红豆杉扦插繁育效率低成活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豆杉扦插栽培方法及其应用,解决了红豆杉扦插成活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红豆杉扦插栽培方法,扦插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合适的扦插时间选取合适的扦插苗,并制备扦插所需的生根液,将处理后的扦插苗泡在自制生根液中浸泡处理,同时制备扦插栽培所需要的基质,并将处理后的扦插苗栽培到基质内,适当的浇水施肥,一个月后将基质内栽培成活的红豆杉苗进行移栽。
优选的,所述扦插栽培的时间选在每年的3、7、11月,在健康茁壮的红豆杉树上选取一根一年生的枝条作为插穗,将红豆杉插穗截成约15厘米的小段,每个小段的顶部要有若干片的叶子,制成扦插苗。
优选的,按下述配方称取生根液各重量份原料:C12H10O2 20-30份、C10H9NO2 15-20份、C12H13NO2 8-9份、C12H10O3 10-12份、苯酚化合物2-3份,水1000-1200份,将C12H10O2、C10H9NO2、C12H13NO2、C12H10O3、苯酚化合物和水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得到生根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荔波县黄江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站,未经荔波县黄江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2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塑板成型裁切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