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机热像仪的过热识别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02675.7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4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语;吴胥阳;吕朝晖;刘乃杰;汪卫国;黄晓峰;张健聪;周旺;王颖剑;郎诚;李立新;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409 | 分类号: | H04M1/72409;G01J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俞宏涛 |
| 地址: | 32101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机 热像仪 过热 识别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展示了一种基于手机热像仪的过热识别系统及方法,所述过热识别系统用于检测设备是否过热,包括智能手机、红外热像仪和终端服务器,所述红外热像仪安装在智能手机上,所述终端服务器用于实时获取被测设备的负荷电流,所述终端服务器内存有设备的阈值N,所述处理软件根据所述红外图谱获取该设备的最高温度X及设备周围的环境温度,所述智能手机设有处理软件,所述处理软件根据设备信息从终端服务器获取该设备的负荷电流和在该负荷电流及环境温度下的历史最高值M,如果X‑M≥N成立,则该设备过热,否则该设备运行正常。该系统能够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手机热像仪的过热识别系统及方法,属于手机热像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红外诊断技术作为一种无损带电检测手段,在电力系统设备故障诊断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状态检修工作的深入开展,红外检测技术因其能不停电检测设备多种故障的优点,已成为电力设备带电检测的重要手段,为保障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对红外检测图谱的分析、故障判断以及检修策略的制定主要依靠检测人员凭借自身的经验完成,因检测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差异、人员的细心程度和经验的差异等原因可能导致设备故障诊断出现偏差,给设备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另外,采用人员检测的方式无法及时准确判断电力设备红外故障、也就无法快速的制定检修策略,从而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手机热像仪的过热识别系统及方法,该系统能够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效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手机热像仪的过热识别系统,所述过热识别系统用于检测设备是否过热,包括智能手机、红外热像仪和终端服务器,其中:
所述红外热像仪安装在智能手机上,所述红外热像仪设有连接线,所述红外热像仪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智能手机实现数据传输,所述红外热像仪生成被测设备的红外图谱并传输至智能手机;
所述终端服务器用于实时获取设备的负荷电流,所述终端服务器设有用于存储数据信息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有设备的设备信息、设备的阈值N、设备的环境温度和设备在不同负荷电流及环境温度下的温度大小;
所述智能手机与终端服务器无线连接,所述设备上设有用于标记的二维码或者双重命名,所述智能手机通过设备上的二维码或者双重命名从终端服务器中获取设备信息和该设备的阈值N;
所述智能手机设有处理软件,所述处理软件根据所述红外图谱获取该设备的最该温度X及环境温度,所述处理软件根据设备信息从终端服务器获取该设备的负荷电流和该负荷电流及环境温度下设备温度的历史最高值M,如果X-M≥N成立,则该设备过热,所述处理软件产生预警并生成过热信息,所述处理软件将过热信息上传至终端服务器,否则该设备运行正常。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包括智能手机、红外热像仪和终端服务器,所述红外热像仪安装在智能手机上,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智能手机实现数据传输,所述红外热像仪通过连接线将生成的红外图谱传输至智能手机,通过智能手机能够使红外图谱更加清晰的展示,方便工作人员查看。另外,所述智能手机通过被测设备上的二维码或者双重命名能够从终端服务器中获取到该设备的设备信息和阈值N,所述智能手机中设有处理软件,所述处理软件从红外图谱中获取此时被测设备的最高温度X以及环境温度,其次所述处理软件根据设备信息从终端服务器中获取此时该设备的负荷电流和该负荷电流及环境温度下该设备温度的历史最高值M,其次所述处理软件从红外图谱中获取此时被测设备的最高温度X,通过所述处理软件进行计算,如果X-M≥N成立,则该设备过热,所述处理软件产生预警并生成过热信息,所述处理软件将过热信息上传至终端服务器,否则该设备运行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2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