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体双头车加工工装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02473.2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0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贤;王怀民;陈婉萍;路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坚固高中压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06 | 分类号: | B23B5/06;B23B13/00;B23B13/12;B23B1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徐冬涛 |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体 双头车 加工 工装 | ||
1.一种阀体双头车加工工装,它包括转运架(1),转运架(1)上安装有用于吊装阀体(2)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之间移动的吊装机构(3),该吊装机构(3)既能使阀体(2)上下移动,又能在三个工位之间转运,以完成装夹、加工和卸料工作;所述的吊装机构(1)的吊装头(4)上设有卡钳(5),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工位为上料工位,第一工位上安装有底板(6),底板(6)上放置有定位中心托架(7)并通过定位销(8)实现定位,定位中心托架(7)每侧边各设有二个螺纹锁紧装置(9),在二个螺纹锁紧装置(9)之间各设有一个吊耳(10),吊耳(10)上穿装有吊杆(11),所述的卡钳(5)插入所述的吊杆(11)中以便实现阀体(2)的起吊;所述的阀体(2)的上部安装有一个压板(12),压板(12)的两端通过螺杆(13)与吊耳(10)相连,转动螺杆(13)使压板(12)与吊耳相连,从而将阀体压紧在定位中心托架(7)上;在底板(6)的两端名安装有一个定心锥卡(14),两端的定心锥卡(14)同心且它们之间的距离可调,两个定心锥卡(14)从阀体(2)的两端插入其通孔中能保证阀体(2)两端的通孔同心并在中心定位托架(7)和压板(12)的作用下在转运和加工过程中保持同心不变;所述的第二位上安装有第一导轨(15),第一导轨(15)上安装有第一滑块(16),第一滑块(16)上安装有滑移底板(17),滑移底板(17)上设有与定位销(8)相配的销孔,在第二工位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滑移底板(17)前后移动的丝杠螺母驱动机构;经第一工位装夹好的阀体直接吊运到第三工位进行同轴加工,第三工位加工好的阀体(2)通过吊装机构(3)吊装到第二工位后移动到第一导轨(16)的后部,以便第一工位装夹好的下一阀体能直接移动第三工位进行加工,第一工位的下一阀体移动到第三工位后再将第二工位加工好的阀体前移后吊装到第一工位拆下加工完毕的阀体再安装未加工的阀体,以此循环;所述的第三工位位于双头加工机床上,在双头加工机床的两个加工头之间的床身上安装有第二导轨(18),第二导轨(18)上安装有第二滑块(1-9),第二滑块(19)上安装有加工底板(20),加工底板(20)上设有供所述定位销(80插入的定位孔,在加工底板(20)的底部设有供液夺锁紧缸(21)的锁紧块插入并锁紧的带长条槽的锁紧箱(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双头车加工工装,其特征是,第一工位两端的定心锥卡(14)的下部均安装有滑块,滑块安装在直线导轨(31)上,滑块与锥卡气缸(30)相连,两个锥卡气缸(30)尾部相连并固定在第一工位的底板上以实现左右定心锥卡的联动,定心锥卡(14)上的内锥面压迫阀体端面使阀体端面中心与内锥面中心同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双头车加工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吊装机构(3)为行车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双头车加工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吊装机构(3)主要由两侧轨道(24)、横梁(25)、升降气缸(26)、驱动油缸(27)组成,横梁(25)的两端通过滑块或滚轮在两侧轨道(24)上移动,驱动油缸(27)与横梁(25)相连并驱动横梁在轨道上移动;升降气缸(26)固定或活动安装在横梁(25)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下端连接有卡钳安装平台,卡钳位移气缸固定在卡钳安装平台上,卡钳安装在卡钳滑块上,卡钳滑块安装在卡钳导轨上,卡钳导轨固定在卡钳安装平台上,卡钳滑块由卡钳位移气缸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双头车加工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板(12)通过一弧形过渡板(23)压紧在阀体(2),弧形过渡板(23)的弧面半径与阀体(2)的半径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坚固高中压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坚固高中压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24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