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2136.3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崔海龙;王燕红;武锐丫;全春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H02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臧微微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躲避 障碍物 综合 分支 结构 | ||
本发明为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包括设于管廊主体顶部的二夹层室结构,所述二夹层室结构靠近障碍物的一侧外扩至管廊主体之外,所述二夹层室结构靠近障碍物的一侧设置下凹的耳朵结构;所述二夹层室结构下方的管廊主体的顶部设置预留洞口,所述二夹层室结构远离障碍物的侧壁上设置夹层透孔,所述耳朵结构靠近障碍物的侧壁上位于障碍物的下方设置耳朵侧开洞口,所述二夹层室结构用于穿设通过分支引出管线。本发明能在不调整管廊埋深、不移动障碍物的情况下,灵活调整标高,保证引出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尽可能减小引出管线埋深,给用户提供尽可能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
背景技术
为解决马路拉链,同时便于市政管线的规范管理,提高道路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国家大力提倡综合管廊的建设。近年管廊业务大规模增加,而部分城市在规划建设时没有很好考虑未进入管廊管线与管廊结构本身之间标高冲突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设计以及施工带来一定的困扰。入廊管线分支引出与未入廊管线(尤其是重力流管线)之间如何合理避让成为实施过程中难点之一。
管线分支口承担了管廊外各类管线进出管廊的基本功能。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避让障碍物的下引出管线分支口设计方案(申请号为201921835159.X),其公开了管线舱室出入管线部位底板局部落深,管线舱室出入管线部位管廊净宽局部增大,形成一个管线穿管层,且管线穿管层壁板预埋套管,以使得管线自底板以下空间进出管廊。综合管廊埋深较大,一般≥7m,该技术在管廊底板下方引出管线分支,会增加管线引出的深度,加大与外界管线衔接的难度。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在不调整管廊埋深、不移动障碍物的情况下,灵活调整标高,保证引出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尽可能减小引出管线埋深,给用户提供尽可能大的便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包括设于管廊主体顶部的二夹层室结构,所述二夹层室结构靠近障碍物的一侧外扩至管廊主体之外,所述二夹层室结构靠近障碍物的一侧设置下凹的耳朵结构;所述二夹层室结构下方的管廊主体的顶部设置预留洞口,所述二夹层室结构远离障碍物的侧壁上设置夹层透孔,所述耳朵结构靠近障碍物的侧壁上位于障碍物的下方设置耳朵侧开洞口,所述二夹层室结构用于穿设通过分支引出管线。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朵侧开洞口内穿设管线护套管。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线护套管为柔性防水套管或者排管。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分支引出管线为热力管线、给水管线、中水管线或燃气管线时,所述管线护套管为柔性防水套管。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分支引出管线为高压电缆或通讯电缆时,所述管线护套管为排管。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朵结构靠近管廊主体的一侧设置爬梯。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朵侧开洞口和所述夹层透孔的数量为多个。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朵侧开洞口和所述夹层透孔的数量均为2个,2个所述耳朵侧开洞口位于相同标高位置,2个所述夹层透孔位于相同标高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朵侧开洞口的顶部与所述二夹层室结构的内壁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8米。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二夹层室结构内设置引出管线支架。
由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2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