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椎间融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1981.9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腾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腾月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其包括融合器本体和螺旋顶丝;融合器本体包括基础部和撑开部;沿融合器本体的长度方向,基础部的一端与撑开部的一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基础部的另一端开设有旋入孔;沿撑开部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在撑开部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旋入孔与空腔连通;沿融合器本体的高度方向,在融合器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对应开设植骨窗,植骨窗与空腔连通;撑开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撑开槽,撑开槽自撑开部与基础部连接端的相对端将撑开部分割成上撑开部和下撑开部;螺旋顶丝自旋入孔进入空腔中,螺旋顶丝的一端连接在旋入孔中,另一端用于对撑开部进行撑开。本申请能够改变融合器的大小,避免出现融合器滑脱、脊柱不稳定等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椎间盘位于脊柱中的相邻椎体之间。椎间盘能够帮助稳固脊柱并且帮助分配椎体之间的力。椎间盘包括围绕内髓核的外纤维环。髓核包括胶质材料,胶质材料可以吸收作用在椎间盘上的应力。纤维环是胶原纤维和纤维软骨的同心层状结构,能够抵抗扭转和弯曲力。椎间盘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发生由创伤、疾病或其他变性过程而引起的移位或损坏。
目前,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脊柱退变疾病的有效方法。外科医师在进行脊柱融合术时,通常先将病变位置处的椎间盘切除,然后将填充有诸如骨骼、组织、细胞、药剂等填充物的融合器插入到椎间盘空间中,以替代被切除的椎间盘。融合器中的填充物以有助于骨骼从融合器两侧向融合器内生长,最终实现对融合器的固定。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由于临床中采用固定大小的椎间融合器,因此容易出现融合器滑脱、脊柱不稳定、融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其包括融合器本体和螺旋顶丝;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基础部和撑开部;沿所述融合器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基础部的一端与所述撑开部的一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基础部的另一端开设有旋入孔;
沿所述撑开部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在所述撑开部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旋入孔与空腔连通;
沿所述融合器本体的高度方向,在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对应开设有植骨窗,所述植骨窗与空腔连通;
所述撑开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撑开槽,所述撑开槽自所述撑开部远离所述基础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基础部的方向将所述撑开部分割成上撑开部和下撑开部;
所述螺旋顶丝的一端自基础部远离撑开部的一端进入所述融合器本体中,以撑开所述撑开部,所述螺旋顶丝的另一端与所述基础部连接。
上述椎间融合器中,所述螺旋顶丝包括柱体部和锥体部,所述柱体部的一端与所述锥体部尖端的相对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柱体部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旋入孔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匹配。
进一步地,沿所述柱体部的长度方向,自所述柱体部与锥体部连接端的相对端的端部向所述柱体部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匹配植入装置中撑开器的工具端。
进一步地,在靠近所述柱体部与锥体部连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上撑开部与下撑开部对所述限位部进行限位,阻止所述螺旋顶丝从所述融合器本体中旋出。
上述椎间融合器中,在所述基础部宽度方向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用于匹配植入装置中把持器的工具端。
上述椎间融合器中,所述融合器本体高度方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倒齿。
上述椎间融合器中,所述融合器本体和螺旋顶丝均采用医用钛合金Ti-6A1-4V、Ti-24Nb-4Zr-8Sn或PEEK材料制成,其表面均涂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腾月,未经朱腾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19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
- 下一篇:基于全域哈希的层次标识密码加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