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建筑节能墙体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01624.2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佳翔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6/28;C04B38/00;C04B28/00;C04B28/26;C04B26/02;C04B26/32;C04B26/16;C04B24/42;E04B2/00;E04B1/66;E04B1/76;E04B1/98;C04B111/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建筑节能 墙体 | ||
1.新型建筑节能墙体,包括外层墙面(1)、夹层墙立(2)和里层墙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墙面(1)、夹层墙立(2)和里层墙面(3)之间均通过结合层(4)固定连接,所述结合层(4)由乳液、强度等级42.5级硅酸盐水泥和细砂,所述乳液、强度等级42.5级硅酸盐水泥和细砂按重量比1:1:1配制组成,所述外层墙面(1)和夹层墙立(2)之间设置有保温层(5),所述保温层(5)的材料组成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膨胀珍珠岩15-30份、膨润土10-25份、粉煤灰12-25份、高岭土10-20份、滑石粉8-18份、聚丙烯酰胺3-6份、硬脂酸钙0.5-2份、发泡剂1-3份、白乳胶6-13份和改性环保胶35-55份;
所述外层墙面(1)表面设置有饰面层(6),所述饰面层(6)和外层墙面(1)表面设置有生物质基聚氨酯硬泡沫材料层(7)所述夹层墙立(2)和里层墙面(3)之间设置有防水底层(8)。
新型建筑节能墙体加工步骤为:
S1、制备保温层,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膨胀珍珠岩15-30份、膨润土10-25份、粉煤灰12-25份、高岭土10-20份、滑石粉8-18份、聚丙烯酰胺3-6份、硬脂酸钙0.5-2份、发泡剂1-3份、白乳胶6-13份和改性环保胶35-55份混合处理,将混合后的物料通过布料系统均匀铺装于模具内;
S2、冷压处理,通过冷压系统对所述模具及物料层进行常温预压;
S3、固化成型,将所述模具放入多层热压机中固化成型,冷却降温,再经过开模,熟化后处理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环保胶的制造方法为将一定分量的水煮沸后加入7-15份聚乙烯醇和2-5份绞股蓝醇提取物,继续加热并搅拌,待聚乙烯醇全部溶解后,再加入剩余的水,继续搅拌升温至沸腾,待降温至40℃以下时,加入6-15份玉米淀粉搅拌均匀,即得改性环保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制作生物质基聚氨酯硬泡沫材料层(7)的基本步骤为:将生物质原料进行酶解、发酵分离,得到渣料,所述渣料主要成分是木质素;将所述渣料干燥和粉碎后,得到木质素颗粒原料;将木质素颗粒原料与聚乙二醇400、丙三醇在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液化成生物多元醇,把生物多元醇与助剂混合成组合生物多元醇,再利用所述组合生物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生物质基聚氨酯硬泡沫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外层墙面(1)、夹层墙立(2)和里层墙面(3)安装在房屋结构框架上,在所述外层墙面(1)和里层墙面(3)之间的空腔内喷涂、浇注所述生物质基聚氨酯硬泡沫材料,并使所述生物质基聚氨酯硬泡沫材料充满空腔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底层(8)含有防水性骨料、保温性骨料和第二粘结剂,所述防水性骨料为防水砂、石英粉和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且所述防水性骨料的平均粒径为50-150μm,所述保温性骨料为聚苯颗粒、陶粒、珍珠岩和蛭石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且所述保温性骨料的平均粒径为1-20mm,所述第二粘结剂为无机粘结剂和/或有机粘结剂,所述无机粘结剂为水泥和/或水玻璃,所述有机粘结剂为不饱和树脂粘结剂、聚氨脂树脂粘结剂、有机硅树脂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乳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包括硅丙乳液87份、四氯邻苯二甲酸酐5份、聚磷酸铵4份、消泡剂2份和偶联剂2份;所述的聚磷酸铵的分子量为15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层(6)具有蓄水性骨料和第一粘结剂,所述蓄水性骨料为硅砂和或玻璃微珠并且所述蓄水性骨料的平均粒径为20-900μm,所述第一粘结剂为环氧树脂粘结剂或者所述第一粘结剂为环氧树脂粘结剂与不饱和树脂粘结剂和或聚氨脂树脂粘结剂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佳翔,未经黄佳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16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