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草醌在制备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药物中的作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1514.6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李之喆;刘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122 | 分类号: | A61K31/122;A61P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150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草 制备 脉络 新生 血管 治疗 药物 中的 作用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紫草醌在制备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了紫草醌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中的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抗VEGF药物反复眼内注射及部分患者无应答的问题。紫草醌减少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渗出、损伤面积及体积,抑制缺氧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及促血管生成因子,并且与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雷珠单抗相比,紫草醌的疗效相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紫草中提取的红色萘醌化合物—紫草醌在制备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药物中的作用。
背景技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群中心视力受损的首要原因。据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五千万AMD患者,预计二十年以后AMD患者人数将增加一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MD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已跃居我国第三大致盲原因,对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AMD按照病理类型分为萎缩性和渗出性两种类型。渗出性AMD是以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成为特点,由脉络膜新生血管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和神经视网膜下生长的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疾病。在CNV病程中,氧化应激、光损伤、炎症等致病因素的不断累积,导致RPE细胞以及局部微环境处于缺氧状态中。虽然新生血管性AMD患者只占所有AMD患者的10%,但新生血管性AMD引起的失明占AMD患者失明的90%,因此新生血管性AMD更加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缺氧条件下激活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ed factor 1α,HIF-1α)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一系列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在CNV生成的过程中,RPE细胞分泌的VEGF主要与CECs表面的VEGF受体2结合,具有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外基质变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促血管生成等作用。目前对于AMD的药物治疗,大多数是基于抗VEGF或者VEGF受体,如康柏西普(conbercept,CON)和雷珠单抗(ranibizumab,RAN),但这些药物不是对所有AMD患者均有效,一部分患者治疗无反应(约10%),且治疗一段时间(约两年)之后,患者开始产生耐药性,此外,抗VEGF药物需要多次反复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就诊困难,且会引起多种眼内及系统性副作用,如眼内炎、眼内出血和中风(Supuran CT.Agents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ndmacular edema:a literature and patent review.Expert Opin Ther Pat 2019;29(10):761-7.)。因此研究CNV新的有效治疗策略迫在眉睫。
紫草醌是紫草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的红色萘醌化合物。紫草是广泛应用于我国的一种草药,以干燥的根入药,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透疹之功效,治疗温热斑疹、湿热黄胆、吐血、烧伤、湿疹和丹毒等症。紫草醌发挥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应激反应和抗肿瘤作用。更重要的是紫草醌能够通过抑制HIF-1α信号通路及VEGF的表达,从而阻碍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
但是关于紫草醌对于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发展的作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治疗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抗VEGF药物反复眼内注射所引起的副作用及部分患者无应答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立医院,未经苏州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1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位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同含水率的高氯酸铵标准样本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