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梁体同步顶升的起落梁操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01426.6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于二跃;裴洪伟;杨伟;刘冬;郑新康;卢安全;卞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陈万江 |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起落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梁体同步顶升的起落梁操作方法,包括顶升机构,所述梁体同步顶升的起落梁操作方法通过顶升机构操作,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多个墩体,所述墩体上侧开设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浇筑槽呈矩形分布,所述浇筑槽中放置有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上端位于浇筑槽上侧,所述浇筑槽内浇筑有混凝土,所述墩体上侧放置有钢垫板,所述钢垫板边缘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与地脚螺栓位置相对应,所述地脚螺栓上侧穿过通孔,所述地脚螺栓上端螺接有固定螺母,所述钢垫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通过中央控制计算机控制顶升机构工作,使梁体能够同步顶升,且能够避免受力不均,造成内部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梁体同步顶升的起落梁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随着桥梁设计、制造和架设技术以及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建造了越来越多的桥梁。
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梁体顶起,用于进行安装加工,但现有的梁体顶升过程中梁体的各个位置受力不均,易造成其内部损伤,且由于梁体长度较长,不易将梁体同步顶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体同步顶升的起落梁操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梁体顶升过程中梁体的各个位置受力不均,易造成其内部损伤,且由于梁体长度较长,不易将梁体同步顶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梁体同步顶升的起落梁操作方法,包括顶升机构,所述梁体同步顶升的起落梁操作方法通过顶升机构操作,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多个墩体,所述墩体上侧开设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浇筑槽呈矩形分布,所述浇筑槽中放置有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上端位于浇筑槽上侧,所述浇筑槽内浇筑有混凝土,所述墩体上侧放置有钢垫板,所述钢垫板边缘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与地脚螺栓位置相对应,所述地脚螺栓上侧穿过通孔,所述地脚螺栓上端螺接有固定螺母,所述钢垫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座呈矩形分布,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与安装座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墩体之间的上侧放置有梁体,所述梁体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液压千斤顶伸缩端上侧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顶升机构连接有中央控制计算机,所述中央控制计算机连接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液压千斤顶之间连接有液压软管,所述液压软管的管路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与中央控制计算机电连接,所述液压千斤顶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和油压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油压传感器与中央控制计算机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顶升机构的操作方法为:通过中央控制计算机启动液压泵,打开电磁控制阀,液压油进入液压软管进入油缸,使液压千斤顶向上顶起,通过油压传感器检测液压千斤顶的位移量,在液压千斤顶每行程的伸缸过程中,通过中央控制计算机将各个液压千斤顶的位移量之差控制在设定值之内,若某一个液压千斤顶伸缸较快,则切断此液压千斤顶的顶进油路或减小其液压油流速,以降低伸缸速度,若某一个液压千斤顶伸缸较慢,则增大其液压油流速,以加快伸缸速度,中央控制计算机通过油压传感器监控载荷变化情况,用以协调整个顶升机构的载荷分配,如果单台液压千斤顶的载荷有异常的突变,中央控制计算机自动停机,并通过报警灯和蜂鸣器进行报警,通知工作人员,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液压千斤顶受到的压力,进一步的避免了载荷分配不均,通过所述中央控制计算机控制顶升机构工作,使梁体能够同步顶升。
优选的,所述地脚螺栓螺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位于浇筑槽内。
优选的,所述地脚螺栓与固定螺母之间螺接后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地脚螺栓与固定螺母之间安装有平垫和弹垫,所述平垫和弹垫位于固定螺母与钢垫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4G通信芯片。
优选的,所述液压软管的管路上安装有液压节流止回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1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识别组件以及垃圾分类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穿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