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矩形结构柱格构组合式加固构造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1305.1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燕;刘涛;肖皇海;杨军;谢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智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坤达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C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57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 结构 柱格构 组合式 加固 构造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结构柱格构组合式加固构造及其方法,包括结构柱和型钢格构;型钢格构包括角钢和缀板;角钢设置于结构柱的四个角点,且沿结构柱高度方向楼板之间拉通布置;相邻角钢之间设置缀板,缀板沿角钢环向布置,且沿结构柱高度方向间距分布;缀板上设置锚栓,锚栓穿过缀板上的预留孔,与结构柱锚固连接;缀板之间的空隙处,结构柱上横向开设梯形槽和U形槽,梯形槽和U形槽与新增微膨胀灌浆料结构之间的锯齿咬合连接。本发明显著提高被加固结构柱的承载力的同时,有效减小了结构柱截面增加对建筑使用空间的影响,且施工便捷、结构经济合理,并有效缩短了结构柱加固改造的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工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矩形结构柱格构组合式加固构造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柱常因结构初始缺陷、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劣化、使用类别的变化(如抗震设防等级变化)、使用功能改变引起的荷载增加等原因导致结构承载力不足,而需对其进行加固。
现有结构柱加固技术中,一般采用外包型钢加固、增大截面加固和外裹碳纤维布加固等加固措施,包括:
1、外包型钢加固:一般是采用在矩形柱棱角处设置角钢密贴,再采用连接钢缀板与角钢焊接,并通过在角钢处后灌注胶粘剂使其与结构柱粘结,形成整体,型钢表面抹厚度不小于25mm的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加钢丝网防裂)作为保护层,也可采用其他具有防腐蚀和防水性能的饰面材料加以保护。采用该加固方法存在胶体灌注不密实、胶体老化、防火耐热性能差且工程造价高等缺点。
2、增大截面加固:是一种首先将结构柱表面凿毛、植筋然后立模灌注混凝土,增大结构柱受力截面面积的加固方法。但是该加固方法存在结构柱要凿毛、植筋量大,工序复杂且对既有的结构柱破坏大,结构截面增加较大,压缩了建筑的使用空间,影响建筑使用功能,施工周期长等缺点。
3、外裹碳纤维布加固:即先在结构柱外表面涂刷胶粘剂,并在结构柱外表面环向缠绕碳纤维布,最后在碳纤维布表面再刷一层胶粘剂的加固方法。该加固方法对结构柱承载力提高效果不明显,且同样存在胶体易老化、防火耐热性能差且工程造价高等缺点。
综上可知,采用外裹碳纤维布加固和外包型钢加固时,结构柱承载力提高有限,当结构柱承载力需要提升较大时,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多采用增加截面法进行结构柱的加固,但一味地增大结构柱截面,将挤压建筑的使用空间,影响使用功能,且不美观。为此,急需找到一种承载力提高效果好、结构柱截面尺寸增加少且施工便捷的加固方法及构造,以弥补目前矩形结构柱加固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矩形结构柱格构组合式加固构造及其方法,以解决或改善上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矩形结构柱格构组合式加固构造及其方法,其包括结构柱和外包于结构柱四周表面的型钢格构;型钢格构包括角钢和缀板;角钢设置于结构柱的四个角点,且沿结构柱高度方向楼板之间拉通布置;相邻角钢之间设置缀板,缀板与角钢之间焊接相连,缀板沿角钢环向布置,且沿结构柱高度方向间距分布;缀板上设置锚栓,锚栓穿过缀板上的预留孔,与结构柱锚固连接;缀板之间的空隙处,结构柱上横向开设梯形槽和U形槽,梯形槽和U形槽与新增微膨胀灌浆料结构之间的锯齿咬合连接。
优选地,位于结构柱柱顶加密区H3和结构柱柱脚加密区H1范围内的缀板预先设置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锚栓孔洞。
优选地,结构柱最顶部和底部的缀板加宽,并设置两排以上的缀板锚栓孔和锚栓。
优选地,结构柱与纵梁、横梁的连接处采用等代钢筋穿越纵梁和横梁,并与角钢焊接连接。
优选地,结构柱四角进行圆化处理,角钢与混凝土之间设置间隙t1,沿角钢高度方向设置若干层环向连接缀板,每一环的缀板为四个,且分别与对应的角钢焊接形成闭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智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坤达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智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坤达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1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供电水务网关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铆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