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切割增生软骨的切盘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1205.9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4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浩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浩浩 |
主分类号: | B26D1/06 | 分类号: | B26D1/06;B26D7/26;B26D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切割 增生 软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精密切割增生软骨的切盘,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精密切割增生软骨的切盘,包括壳体、刀片、转动部和回位部,壳体内部开设有容屑腔,壳体内部固设有隔板,壳体底端开设有进屑口,转动部包括连杆和两个摆动杆,摆动杆下端与容屑腔底壁转动连接,摆动杆上端与连杆转动连接,刀片位于容屑腔内,刀片下端贯穿进屑口位于壳体下侧,刀片与连杆固定连接,回位部固定连接在容屑腔侧壁与转动部侧端之间,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它可以实现刀片自动伸缩,它可以实现碎屑的收集功能,它可以保证碎屑收集简单并保持操作器具的清洁性,它可以实现多个刀片同时伸缩,刀片切削端齐平,提高切削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精密切割增生软骨的切盘。
背景技术
四川某公司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910472251.2的《一种可调型脊柱内镜下椎间盘的往复式切除装置》,一种可调型脊柱内镜下椎间盘的往复式切除装置,包括插管、设置在插管一端的手柄、设置在插管另一端的第一万向套以及设置在第一万向套上的转向组以及设置在转向组上的切割组,医生能够调整切盘的工作角度,实现应用切片“面式”切除椎间盘组织代替了内镜下软骨钳“点式”咬除式缓慢摘除过程,并可以实现对质地坚韧的软骨及纤维环、椎体终板附着的软骨进行“骨挫式”打磨切除,显著提高了内镜下椎间盘切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操作的效率及成功率。
上述专利中,切盘每次进行切割的厚度均一致,在操作末尾阶段,需要进行精密的打磨操作,切盘无法自动调节切割的厚度,对医生的操作精度产生极大的要求。
上述专利中,切盘每次切除的软骨碎屑无法回收,容易存留在病人体内,造成感染。
申请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切割增生软骨的切盘,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它可以实现刀片的伸长与收缩,它可以实现刀片伸缩的自动性,它可以实现碎屑的收集功能,它可以保证碎屑收集简单并保持操作器具的清洁性,它可以实现多个刀片同时伸缩,且伸缩位移均相同,有效保证刀片切削端齐平,提高切削精度。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精密切割增生软骨的切盘,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刀片、转动部和回位部。
壳体内部开设有容屑腔。
壳体内部固设有至少一个隔板,隔板上端与容屑腔顶壁固定连接,隔板下端与容屑腔底壁固定连接。
壳体底端开设有进屑口,进屑口与容屑腔连通。
转动部包括连杆和两个摆动杆。
摆动杆下端与容屑腔底壁转动连接,摆动杆上端与连杆转动连接。
两个摆动杆分别位于连杆两端。
刀片下端为切削端。
刀片位于容屑腔内,刀片下端贯穿进屑口位于壳体下侧。
刀片与连杆固定连接。
回位部可受外力作用弹性压缩。
回位部固定连接在容屑腔侧壁与转动部侧端之间。
进一步的,壳体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便于操作者抓取。
进一步的,进屑口宽度与刀片宽度一致,有效防止碎屑通过进屑口与刀片间的空隙流出。
进一步的,刀片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横截面为矩形,防止刀片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浩浩,未经赵浩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12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雷器的安装座
- 下一篇:一种适合儿童的头部全包裹防护口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