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雷器混合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01194.4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6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凯鑫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秦国鹏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器 混合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避雷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避雷器混合安装结构,包括避雷器,所述避雷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脱离器,所述避雷器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避雷器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位于第一固定座右侧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避雷器外侧且与避雷器外侧紧密接触的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多个的挡板。该避雷器混合安装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避雷器安装结构不能快速对避雷器进行拆卸和安装,不便于避雷器的更换,且现有的避雷器安装结构大都不能调整其本身的长度,无法适应不同的塔架与避雷器间距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雷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避雷器混合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避雷器有时也称为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限制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通常连接在电网导线与地线之间,然而有时也连接在电器绕组旁或导线之间,避雷器通常与被保护设备并联,可以有效地保护通信设备,一旦出现不正常电压,避雷器将发生动作,起到保护作。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避雷器安装结构主要是绝缘支架,其可对避雷器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但现有的避雷器安装结构不能快速对避雷器进行拆卸和安装,不便于避雷器的更换,且现有的避雷器安装结构大都不能调整其本身的长度,无法适应不同的塔架与避雷器间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混合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雷器混合安装结构,包括避雷器,所述避雷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脱离器,所述避雷器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避雷器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位于第一固定座右侧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避雷器外侧且与避雷器外侧紧密接触的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多个的挡板,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挡板右侧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并位于支撑杆前后两侧的限位孔,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并一端贯穿挡板且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孔内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开设有位于限位孔内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座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支撑杆外侧且与限位孔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并一端延伸至限位孔内部的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孔,正面所述连接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背面所述连接孔内部的弹簧,两个所述限位块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端延伸至限位座外侧的操作杆,所述支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三个并位于伸缩杆外侧的第二垫片,所述套筒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套筒、第二垫片和螺纹套的内部均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导向槽,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三个并一端分别延伸至三个导向槽内部导向条,所述套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底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座呈U形状,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内侧形状均与避雷器的外侧形状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垫片为绝缘橡胶垫,所述挡板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并位于限位杆外侧的让位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限位块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连接孔的直径与弹簧的直径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形状与支撑杆的形状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操作杆呈U形状,且限位座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四个并位于操作杆外侧的操作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座呈Y形状,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连接座内侧的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凯鑫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市凯鑫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1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