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源测温手环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01089.0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7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涂可致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可致 |
| 主分类号: | G01K11/12 | 分类号: | G01K11/12;G01K13/20;G01K1/16;A44C5/00 |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黎华艳;裴康明 |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源 测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源测温手环,涉及体温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导热环、隔热固定环、温度显示单元。导热环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弧形或者环状结构,使用时佩戴在手腕或者脚腕上。导热环上固定设置有温度显示单元,温度显示单元采用热敏变色材料制成。导热环的外周可拆卸套设有隔热固定环,隔热固定环采用具有弹性的纺织物制成环状结构。使用时,将无源测温手环戴在手腕上,进出门或者需要检查体温时,将无源测温手环上的温度显示单元露出,根据颜色就可以大致判断体温范围,这样就非常方便检查,而且不需要任何电源,成本也很低廉。这里的温度显示单元可以选用温敏油漆或者温敏胶带等现有的成熟产品制成,也可以是根据具体要求与厂家定制的温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源测温手环。
背景技术
疫情期间,诸如车站、影院、公园、工厂等场所需要大范围进行体温检测,目前采用的检测装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摄像头采集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并显示出人体温度,这样的装置检测速度快,但是体积大,成本高;另一种则是额温枪检测,需要专人手持额温枪进行逐一检测,这样的装置成本低,但是需要人工检测,检测慢时还需要排队等候,耗费时间。在一些小型工厂、企业,上述两种装置都显得成本较高,需要电源供电,而且无法实时跟踪检测所有的人员,只能在进出口进行一次检测。因此,当被检测人员体温变化时,无法及时发现,耽误疫情的处理时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源测温手环,包括导热环、隔热固定环、温度显示单元;
所述导热环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弧形或者环状结构,使用时佩戴在手腕或者脚腕上;
所述导热环上固定设置有温度显示单元,所述温度显示单元采用热敏变色材料制成;
所述导热环的外周可拆卸套设有所述隔热固定环,所述隔热固定环采用具有弹性的纺织物制成环状结构。使用时,将无源测温手环戴在手腕上,其中的导热环会与人体皮肤紧密接触,由于导热环具有良好的导热作用,其将人体的热量传导给热敏变色材料制成的温度显示单元,从而使得温度显示单元根据不同的体温变成不同的颜色。当进出门或者需要检查体温时,将无源测温手环上的温度显示单元露出,根据颜色就可以大致判断体温范围,这样就非常方便检查,而且不需要任何电源,成本也很低廉。这里的温度显示单元可以选用温敏油漆或者温敏胶带等现有的成熟产品制成,也可以是根据具体要求与厂家定制的温敏产品。
优选地,所述导热环为C形结构,其开口处设置有弹性连接部,该弹性连接部将C形的导热环开口两端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具有弹性的封闭圆环结构。这样就可以保证整个导热环始终能够与人体皮肤紧密接触,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部采用扁平松紧带制成。扁平的松紧带是非常常见的材料,方便制造,成本低。
优选地,所述导热环采用银或者铜合金材料制成。这些合金比较便宜,导热性能良好。
优选地,所述导热环的外周开设有透气孔;由于导热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不容易透气,开设透气孔能够让人体的水蒸气散发,减少佩戴的不适感。
所述导热环上固定设置有集热板,该集热板采用与所述导热环相同的材料且一体制成,所述集热板上粘贴固定有所述温度显示单元。这样的作用时方便更换温度显示单元,因为温度显示单元使用久了之后可能会降低灵敏度或者容易损坏,设置一个平面的集热板,能够非常快速地实现更换。
优选地,所述隔热固定环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其开口向内,U形结构的底部粘贴有一层反光隔热膜。这样的结构就可以减少人体热量沿着导热环外壁散发出去,绝大部分的热量被反光隔热膜反射并锁在U形结构的隔热固定环内,热量只能沿着环形的导热环向设置有温度显示单元的位置传递。当然,隔热固定环并不会完全将整个导热环密封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可以沿着隔热固定环两侧没有设置反光隔热膜的地方向外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可致,未经涂可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1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