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类异戊二烯合成相关蛋白DXR在调控水稻叶色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00699.9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王迪;许子怡;杨颜榕;程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N9/04 | 分类号: | C12N9/04;C12N15/53;C12N15/84;A01H5/12;A01H5/00;A01H6/46 |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 地址: | 223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类异戊二烯 合成 相关 蛋白 dxr 调控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类异戊二烯合成相关蛋白DXR在调控水稻叶色中的应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水稻DXR蛋白开展功能研究,为水稻的后续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水稻类异戊二烯合成相关蛋白DXR在调控水稻叶色中的应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调控水稻叶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调控DXR蛋白表达的重组载体、含有该重组载体的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转化水稻,培育筛选,获得目标叶色的水稻。本发明通过实验验证了水稻类异戊二烯合成相关蛋白DXR的作用,明确了该蛋白参与了水稻的叶绿素合成,可用于调控水稻叶色,对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类异戊二烯合成相关蛋白DXR在调控水稻叶色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叶绿素是一种植物的主要光合色素,可捕获光能并产生活性氧。在拟南芥中鉴定出15种参与叶绿素合成的酶。这些叶绿素合成基因突变均导致拟南芥呈现出色素缺乏的表型。叶绿素含量直接影响光合效率,最终影响作物产量。
水稻是重要的主食作物,是植物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式材料。通过物理和化学诱变、T-DNA插入和基因编辑技术创制鉴定了许多水稻叶色变异突变体。在这些水稻叶色突变体中,有3个涉及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即OsHMBPP、IspE与IspF。类异戊二烯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从古细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中分离出数以万计的类异戊二烯化合物。异戊烯基二磷酸(IPP)和二甲基烯丙基二磷酸(DMAPP)是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所需的两种基本的五碳分子。在高等植物中,类异戊二烯的合成途径有两条,分别位于质体和细胞质中,即细胞质戊酸甲酯(MVA)途径和2-c-甲基-脱三醇-4-磷酸(MEP)途径。DOXP还原异构酶(DXR) 是MEP途径的主要限速酶。DXR可以催化1-脱氧-D-木酮糖-5-磷酸(DOXP)转化为2-C- 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在薄荷中,DXR的超量表达提高精油的产量。然而,DXR 在作物尤其是水稻中的作用尚未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水稻DXR蛋白开展功能研究,为水稻的后续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水稻类异戊二烯合成相关蛋白DXR在调控水稻叶色中的应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进一步的,水稻类异戊二烯合成相关蛋白DXR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 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调控水稻叶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调控DXR蛋白表达的重组载体、含有该重组载体的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转化水稻,培育筛选,获得目标叶色的水稻;所述 DX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具体的,所述调控DXR蛋白表达的重组载体为抑制DXR蛋白表达的重组载体。
进一步的,所述抑制DXR蛋白表达的重组载体为sgRNA表达载体表达载体,载体的靶标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第49位~68位所示。
具体的,所述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构建具有靶标序列的sgRNA表达载体,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用含有靶标序列的sgRNA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转化水稻细胞中,培育筛选,得到叶片白化的转基因水稻。
类异戊二烯合成途径涉及到很多酶,在水稻中,目前仅克隆到相关三个基因与水稻叶色相关,且三个基因突变体叶色表型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为了验证水稻类异戊二烯合成相关蛋白DXR的编码基因功能,申请人进行了相关研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06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