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9927.5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强;张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C07D519/00;C07B59/00;C09K11/06;H10K85/60;H10K50/11;H10K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韩闪闪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化合物 包含 电子元件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分子内包含金刚烷‑菲结构,增加共轭体系的电子密度,进而提高了有机化合物的空穴传导效率。将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功能层时,能够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用于实现电致发光或者光电转化的电子元器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类电子元器件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能量转化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阳极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层。
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例,其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作为能量转化层的电致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电致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电致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电致发光层对外发光。
对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提高性能的研究包括: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等。为了实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不断提升,不但需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制作工艺的创新,更需要有机电致光电功能材料的不断研究和创新,创制出更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功能材料。就当前有机电致发光产业的实际需求而言,目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还远远不够,落后于电子元件制造企业的要求,开发更高性能的有机功能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可提高发光效率,延长器件寿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由化学式I-1和化学式I-2所示的结构组成:
其中,*表示化学式I-1与化学式I-2稠合的连接点;式I-1中任意两个相邻的*与式I-2连接;
A选自苯环或成环碳原子数为10-14的稠合芳环;
L1和L2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Ar选自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R1、R2、R3、R4和R5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氘、氰基、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三甲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
R1、R2、R3、R4、R5以Ri表示,n1~n5以ni表示,ni表示Ri的个数,i为变量,表示1、2、3、4和5,当i为1、3时,ni选自0、1、2、3或4;当i为2时,ni选自0、1、2或3;当i为4时,ni选自0、1或2;当i为5时,ni选自0、1、2、3、4、5、6、7或8;且当ni大于1时,任意两个ni相同或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9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乒乓球恢复燃烧器
- 下一篇:无线耳机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