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生级无缝不锈钢管焊接辅助装置以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9912.9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2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田来;李彦彰;荣伟;范友泉;王强;王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建工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生 无缝 不锈钢管 焊接 辅助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卫生级无缝不锈钢管焊接辅助装置以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放置两段不锈钢管的工作台,每个不锈钢管与工作台之间均设置有支撑装置,每个支撑装置均包括支撑杆和支撑管,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均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一个支撑管,不锈钢管插接在支撑管内,不锈钢管与支撑管之间设置有夹紧装置,两段不锈钢管相互抵接,两段不锈钢管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封堵头,两个封堵头均密封不锈钢管,两个封堵头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本申请中在不锈钢管内充入保护气体形成压力,把焊接背面熔池向管外壁方向支托并保护不被氧化,管道内部焊缝达到平滑过渡和洁净要求,具有缩短不锈钢管焊接时施工周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设计无缝不锈钢钢管焊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卫生级无缝不锈钢管焊接辅助装置以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卫生级无缝不锈钢管在制药、食品、啤酒、饮用水、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空气净化、航空、核工业等国民经济建设多领域多行业上广泛地应用。卫生级无缝不锈钢管焊接连接的内壁焊缝和洁净要求甚高,不允许有任何异物粘结在管壁上,接头的背面焊缝要求焊透且平滑,以防止流体物质积聚在超标的背面焊缝位置或缺陷位置,致使无法清洗干净而发霉,直接影响医药产品的质量。
现有的无缝不锈钢管在进行焊接时,常将两段不锈钢管对接后,然后在对两个不锈钢管对接触进行自熔焊接,将两管道接头处焊接一周后,再对管道内部焊接处进行打磨。使无缝不锈钢管焊接处满足设置要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先对钢管进行焊接后再对内部寒风进行打磨,导致无缝不锈钢管焊接的生产周期长。
发明内容
为了缩短不锈钢管焊接时的施工周期,本申请提供一种卫生级无缝不锈钢管焊接辅助装置以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卫生级无缝不锈钢管焊接辅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卫生级无缝不锈钢管焊接辅助装置,包括放置两段不锈钢管的工作台,每个不锈钢管与工作台之间均设置有支撑装置,每个支撑装置均包括支撑杆和支撑管,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均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一个支撑管,不锈钢管插接在支撑管内,不锈钢管与支撑管之间设置有夹紧装置,两段不锈钢管相互抵接,两段不锈钢管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封堵头,两个封堵头均密封不锈钢管,两个封堵头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两个不锈钢管将分别插入两个支撑管内,然后利用两个支撑装置对两段不锈钢管进行支撑,然后再将两段不锈钢管进行无缝对接,然后利用支撑管内的夹紧装置将不锈钢管固定在支撑管内,移动两个封堵头对两段不锈钢管的两端进行封堵,再分别向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管道,并在进气管的管道处连接气源,然后利用气源向不锈钢管内冲入保护气体,然后对两段不锈钢管进行焊接;两段不锈钢管的接头在高温焊接电弧加热下,加热点形成融融状态的焊接熔池,并把两段不锈钢管之间相当细小的缝隙完全填充并熔合,在两端不锈钢管内充入保护气体时,因不锈钢管内存在适当的压力,把焊接背面熔池向管外壁方向支托并保护不被氧化,在保护气体的微小压力作用下,迫使不锈钢管内壁焊缝熔池不向管内产生堆积焊水,当采用适当的电弧移动速度和保护气体压力时,不锈钢管内壁焊接熔池余高得到有效控制并与母材相当,从而解决管道内部焊缝形成要求平滑过渡和洁净要求,使不锈钢管在焊接后不需要再次进行打磨,达到缩短不锈钢管焊接时施工周期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片和夹紧螺栓,夹紧片设置在支撑管内,夹紧螺栓与支撑管螺纹连接,夹紧螺栓穿过支撑管的侧壁与夹紧片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夹紧装置时,首先转动夹紧螺栓推动夹紧片与不锈钢管抵接,利用夹紧片将不锈钢管固定在支撑管内,夹紧组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升使用时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燕尾槽和燕尾块,燕尾槽开设在工作台的顶端,燕尾块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燕尾块与燕尾槽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建工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建工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9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视频互动的实操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乒乓球恢复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