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MODBUS应用层的数据校验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9736.9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2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倪睿;邱冬;黄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通用轻型燃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modbus 应用 数据 校验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MODBUS应用层的数据校验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1:通讯双方共同定义MODBUS应用层数据校验位;步骤2:通讯双方将数据校验位插入MODBUS地址表中;步骤3:通讯双方根据插入校验位后的MODBUS地址表,将数据写入MODBUS地址空间;步骤4:MODBUS数据读取方的应用层从MODBUS地址空间读取数据,并根据通讯双方的校验码进行数据校验。本发明采用的校验方法,对MODBUS应用层的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校验,减少MODBUS传输过程中常见的数据错位现象,避免因此导致的应用层数据误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校验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MODBUS应用层的数据校验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MODBUS通讯协议的机制保证了协议层(对于MODBUSTCP而言指传输层;对于MODBUSRTU而言指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正确性。但对于应用层传输的数据本体,MODBUS无法判断其正确性。冗长的数据表带来潜在的数据错位可能,数据表的更新或MODBUS驱动的更新提高了通讯过程中通讯双方数据定义不匹配的可能性。若无针对性的校验方法,错误数据可能被视为有效数据被应用层程序采用,进而造成意料外的后果。
专利文献CN106506307(申请号:CN201611198341.X)公开了一种Modbus帧格式自描述方法,包括寄存器数据类型可自描述;寄存器地址低字节在前还是高字节在前可自描述;寄存器数据低字节在前还是高字节在前可自描述;寄存器、继电器、开入量读写支持的功能码可自描述;寄存器、继电器、开入量起始地址定义可自描述;寄存器、继电器、开入量数量可自描述;CRC校验低字节在前还是高字节在前可自描述。下位机增加Modbus帧格式自描述信息,上位机通过指令召唤下位机自描述信息,根据下位机的自描述信息去召唤数据和解析数据,即可轻松实现通信匹配和数据解析匹配。该专利针对的是modbus协议层,采用该方法需通讯双方同时更改modbus驱动程序。该专利无法对所传输的数据本体进行校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MODBUS应用层的数据校验方法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面向MODBUS应用层的数据校验方法,包括:
步骤1:通讯双方共同定义MODBUS应用层数据校验位;
步骤2:通讯双方将数据校验位插入MODBUS地址表中;
步骤3:通讯双方根据插入校验位后的MODBUS地址表,将数据写入MODBUS地址空间;
步骤4:MODBUS数据读取方的应用层从MODBUS地址空间读取数据,并根据通讯双方的校验码进行数据校验。
优选的,所述步骤1包括:设置通讯地址表中数据总长度为L,定义通讯双方地址表中第10*n+1位为数据校验位,n=1,2,3,4…,n≤0.11*L,数据校验位中的校验码为~binary(10*n+1),即校验位地址二进制按位取反。
优选的,所述步骤4包括:若校验码符合校验规则,则判定该组数据有效,应用层根据该组数据进行应用处理;若不符合校验规则,应用层进行故障处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面向MODBUS应用层的数据校验系统,包括:
模块M1:通讯双方共同定义MODBUS应用层数据校验位;
模块M2:通讯双方将数据校验位插入MODBUS地址表中;
模块M3:通讯双方根据插入校验位后的MODBUS地址表,将数据写入MODBUS地址空间;
模块M4:MODBUS数据读取方的应用层从MODBUS地址空间读取数据,并根据通讯双方的校验码进行数据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通用轻型燃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通用轻型燃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9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