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影响图的光伏信息物理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99655.9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9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林琳;马强;张朋丰;周扬;厉文秀;刘鑫;聂其贵;任天成;赵洋;赵晓红;刘新;王文婷;戚德成;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F30/20;G06F16/901;G06Q50/06;G06F113/04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影响 信息 物理 系统安全 风险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影响图的光伏信息物理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典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结构的分级、影响图模型的构建和安全风险评估,具体步骤为:
1)典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结构的分级
典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结构为: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经过升压逆变环节并入微电网母线,在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处完成微电网并网,按照分层控制分为:总工程师站级、馈线工程师站级、数据服务器级和单元控制器级四个层次,其中,总工程师站级接收来自微电网内各馈线级的数据,控制微电网是否并网操作;馈线工程师站级控制接收馈线上数据服务器的数据,控制馈线工程师站所管控的馈线是否参与供电;数据服务器级接收各光伏单元运行数据,控制该光伏单元是否参与供电;单元控制器级实现逆变电路开关DC/AC器件的通断控制;
2)影响图模型的构建
电力CPS网络中可被利用的安全漏洞主要存在于控制算法、感知信息、控制信息、监视信息、遥控信息及访问权限方面,根据安全漏洞模式,定义影响图中各节点的含义如下:
①包括状态节点和观察节点的随机节点
状态节点S={Si},i=0,1,2,3:表示光伏并网结构各节点存在的安全漏洞集合,其中,i表示典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结构的层级,当i=0时,对应总工程师站级;当i=1时,对应馈线工程师站级;当i=2时,对应数据服务器级;当i=3时,对应单元控制器级;Si={Si,j,j=1,2,…,Ni},其中Si,j表示各节点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Ni表示i层的安全漏洞数量,安全漏洞Si,j被选为攻击对象的可能性Q(Si,j)取决于攻击者接入到某个安全漏洞的难度εi,j,其中i表示典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结构的层级,j=1,2,…,Ni和某个安全漏洞被成功渗透并利用后对系统造成的影响,用影响系数ηi,j表示,其中i表示典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结构的层级,j=1,2,…,Ni,安全漏洞接入难度εi,j的赋值标准为:当安全漏洞的物理层保护完善,仅限本地攻击时,εi,j=0.2;当安全漏洞的物理层保护完善,远程攻击可达时,εi,j=0.5;当安全漏洞的物理层保护不完善,仅限本地攻击时,εi,j=0.8;当安全漏洞的物理层保护不完善,远程攻击可达时,εi,j=1.0,漏洞被利用的模式及其影响系数ηi,j赋值标准为:当安全漏洞被利用的模式为修改控制算法时,ηi,j=0.9;当安全漏洞被利用的模式为阻止信息传输或篡改信息时,ηi,j=0.7;当安全漏洞被利用的模式为阻塞信息传输破坏同步时钟时,ηi,j=0.6;当安全漏洞被利用的模式为丢失信息时,ηi,j=0.5;当安全漏洞被利用的模式为窃取隐私数据时,ηi,j=0.4;当安全漏洞被利用的模式为提升用户权限时,ηi,j=0.2;
由εi,j的赋值标准看出,安全漏洞的接入难度越高,其赋值越小,被攻击者选为攻击接入点的可能性也越小;由ηi.j的赋值标准看出,安全漏洞被成功渗透并利用对系统的影响越大,其赋值越大,被攻击者选为攻击接入点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定义Q(Si,j)为:
Q(Si,j)=ηijεij (1)
式中ηij和εij分别对应安全漏洞Si,j的利用模式和接入难度,光伏并网结构中各层节点被选为攻击接入点的可能性描述为:
对应的各层节点被选为攻击接入点的概率为:
在影响图理论中,观察节点表示决策者获得关于状态节点的信息,是真实的或具有一定准确度的,设观察者可获取关于状态的全部信息,观察集合O={Oi},i=0,1,2,3,其中Oi={Si,j,j=1,2,…,Ni}因此定义观察节点的条件概率P(Qi,j|Sl,k)为:
②决策节点,即动作节点
动作集合A={Ai},i=0,1,2,3,其中Ai={Ai,j,j=1,2,…,Ni},Ai,j表示针对安全漏洞Si,j发起的攻击行为,攻击成功概率取决于安全漏洞的固有特性和攻击者能力,具归结为安全漏洞被利用的难易程度Ui,j、安全漏洞的平均暴露程度Ei,j、攻击者知识Ki,j、安全漏洞的平均修复程度Xi,j、攻击熟练度Yi,j,据此,得出动作Ai,j的成功概率P(Ai,j)为:
其中,Ui,j安全漏洞可被利用的难易程度、Ei,j安全漏洞的平均暴露程度、Ki,j攻击者知识、Xi,j安全漏洞的平均修复程度、Yi,j攻击熟练度,ω,δ,γ,θ,λ分别对应各个因素对P(Ai,j)的影响权重、Ui,j根据通用安全漏洞评分系统得到,Ei,j和Xi,j分别通过Pareto分布和Weibull分布采用(6)-(7)式计算:
Ei,j=1-(0.05/Ti,j)α (6)
Xi,j=1-exp(-Ti,j/0.16)β (7)
其中,Ti,j为安全漏洞Si,j的发布时长,α、β表示Pareto分布和Weibull分布的参数,攻击熟练度对攻击成功概率的影响引入因子ρ,0<ρ<1,有:
Yi,j=ρtimes-1 (8)
其中,times表示攻击次数,攻击者的知识水平Ki,j由具体对象决定,默认攻击者知识水平相同;
③效用节点
效用函数是决策者可直接参考的数值,帮助决策者在决策时选择效用最大或损失最小的策略,针对步骤1)典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结构,效用函数R(Si,j,Am,n)表征安全漏洞Si,j被渗透利用后造成的损失,R(Si,j,Am,n)由(9)-(10)式确定:
其中,Ha表示经济损失的等级,其取值标准为:经济损失小于0.1万元时,Ha=1;经济损失大于0.1万元且小于1万元时,Ha=2;经济损失大于1万元且小于10万元时,Ha=3;经济损失大于10万元且小于100万元时,Ha=4;经济损失大于100万元时,Ha=5;Hb表示人员的伤亡的等级,其取值标准为:当无人员伤亡时,Hb=1;当有人员受轻伤需治疗时,Hb=2;当有人员受伤致残疾时,Hb=3;当有1人死亡时,Hb=4;当死亡人数超过1人时,Hb=5;Hc表示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等级,其取值标准为:当对环境产生轻微影响时,Hc=1;当对环境产生低级别影响时,Hc=2;当对环境产生中等影响时,Hc=3;当对环境产生高级别影响时,Hc=4;当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时,Hc=5;Hd表示修复费用的等级,其取值标准为:当修复花费小于0.1万元时,Hd=1;当修复花费大于0.1万元且小于1万元时,Hd=2;当修复花费大于1万元且小于10万元时,Hd=3;当修复花费大于10万元且小于100万元时,Hd=4;当修复花费大于100万元时,Hd=5;k1、k2、k3、k4表示对应因素对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结构的重要程度权重;
④影响图模型的计算
影响图的决策过程就是寻求效用最大的行为的过程,站在攻击者角度,力图使系统损失最大化,因此决策节点的最优行为表示为:
3)安全风险评估
影响图对安全漏洞攻击的完整过程进行了建模,其具体流程是在观察到安全漏洞存在状态后,对该安全漏洞发起进攻,如攻击成功则获得收益,针对所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结构,安全漏洞Si,j的安全风险值F(Si,j)由(12)-(13)式计算:
F(Si,j)=P(Si)×P(Oi,j|Si,j)×P(Ai,j)×R(Si,j,Ai,j) (12)
一条连续攻击路径L的安全风险值FL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力大学,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96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