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材粘合剂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99583.8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壹统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李改平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粘合剂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粘合剂及其制造工艺,属于粘合剂领域,一种板材粘合剂及其制造工艺,包括有原料混合物、配料混合物和溶解质,所述原料混合物包括有豆粉、硅酸盐水泥和微量元素,所述配料混合物包括有碱片和尿素,所述溶解质为水;预先将一定比例的豆粉、硅酸盐水泥和微量元素混合搅拌成原料混合物;可以通过采用原料混合物、配料混合物和溶解质制得新型板材粘合剂,使其能够在常温下被制备获得,有效在保证粘合剂的特性的情况下,降低制造难度,有效节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耗,节约现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制造新型板材粘合剂的经济效益,并且提高生产过程的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剂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板材粘合剂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粘合剂实际是使相同或不同物料连接或贴合的各种应力材料总称。主要有液态、膏状和固态三种类型。粘合剂是具有粘性的物质,借助其粘性能将两种分离的材料连接在一起。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划分为薄板、中板、厚板、特厚板、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
板材被加工到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板材具有不同的尺寸形状和特型,为提高板材的强度或美观度,经常需要对不同材料进行符合,采用粘合剂对板材进行粘合,以提高板材的使用效果。现有的板材用粘合剂多简单采用白乳胶,由于其具有成膜性好、粘结强度高,固化速度快、耐稀酸稀碱性好、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不含有机溶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木材、家具、装修、印刷、纺织、皮革、造纸等行业,已成为人们熟悉的一种粘合剂。
白乳胶是一种水溶性胶粘剂,是由醋酸乙烯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经聚合反应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粘合剂。通常称为白乳胶或简称PVAC乳液,化学名称聚醋酸乙烯胶粘剂,是由醋酸与乙烯合成醋酸乙烯,添加钛白粉(低档的就加轻钙,滑石粉,等粉料)。再经乳液聚合而成的乳白色稠厚液体。
现有的白乳胶的配方是需要通过使用反应釜作为器具,经过高温聚合反应而制得的黏合剂,制造难度高,制造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制造成本高,使得生产过程环保性较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粘合剂及其制造工艺,可以通过采用原料混合物、配料混合物和溶解质制得新型板材粘合剂,使其能够在常温下被制备获得,有效在保证粘合剂的特性的情况下,降低制造难度,有效节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耗,节约现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制造新型板材粘合剂的经济效益,并且提高生产过程的环保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板材粘合剂,包括有原料混合物、配料混合物和溶解质,所述原料混合物包括有豆粉、硅酸盐水泥和微量元素,所述配料混合物包括有碱片和尿素,所述溶解质为水。通过采用原料混合物、配料混合物和溶解质制得新型板材粘合剂,使其能够在常温下被制备获得,有效在保证粘合剂的特性的情况下,降低制造难度,有效节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耗,节约现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制造新型板材粘合剂的经济效益,并且提高生产过程的环保性。
进一步的,所述豆粉、硅酸盐水泥和微量元素的混合比例为:10-12:3-5:0.6-1,所述豆粉采用200-300目的豆粕细粉。采用精细的豆粉作为制备原料,通过其内含有的蛋白质产生你那行纤维,增加粘度,提高粘合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为环氧树脂和纤维素混合物,且环氧树脂和纤维素混合物和混合比例为:3-4:0.8-1。
进一步的,所述碱片和尿素的混合比例为:0.5-1:0.5-1。通过添加碱片和尿素对粘合剂进行改性和提高,使得其在制备过程中各原料能够有效混合成胶,有效降低其的制备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壹统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壹统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9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