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的安全监控智能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9084.9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5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张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安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常科学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联网 安全 监控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的安全监控智能管理系统,包括轨道段划分模块、轨道段图像采集模块、障碍物识别分析模块、安全数据库、站点统计模块、站点等待人群图像采集模块、等待区人群统计模块、语音提示终端、站点停靠参数检测模块、站点历史平均人流量分析模块、参数处理中心、管理服务器和后台显示终端,通过融合城市轨道交通对应的轨道危险系数、站点等待乘客危险系数、停靠危险系数和人流量危险系数,进而得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综合危险系数,弥补了目前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管手段存在的监测指标过于单一的弊端,同时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可靠度,满足了当下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管的综合性和可靠性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监控管理技术领域,涉及轨道交通安全监管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的安全监控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出行需求日益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高速、安全可靠、准点舒适、大容量等优势得到了广大城市居民的喜爱,并成为当前城市出行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之一。但城市轨道为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其存在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站点站台等待乘客的安全性,乘客在站点站台进行等待时,时长会出现部分乘客越过站台等待区域的安全线等待,这样不仅不利于下车的乘客下车,还会给自身带来危险,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监管显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监管手段大多仅是对站点站台等待乘客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管,监测指标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安全状况、停靠站点时的安全状况及人流量安全状况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影响,导致其监测的结果无法综合反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状况;且目前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站台等待乘客安全状况的监管方式是采用工作人员人工监管,该监管方式监管效率低,且由于人工监管的局限性,易出现监管遗漏现象的发生,致使监管可靠性不高,可见目前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监管手段难以满足当下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管的综合性和可靠性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的安全监控智能管理系统,包括轨道段划分模块、轨道段图像采集模块、障碍物识别分析模块、安全数据库、站点统计模块、站点等待人群图像采集模块、等待区人群统计模块、站点停靠参数检测模块、站点历史平均人流量分析模块、参数处理中心、管理服务器和后台显示终端;
所述轨道段划分模块与轨道段图像采集模块连接,轨道段图像采集模块与障碍物识别分析模块连接,障碍物识别分析模块与后台显示终端连接,站点统计模块分别与站点等待人群图像采集模块和站点停靠参数检测模块连接,站点等待人群图像采集模块与等待区人群统计模块连接,障碍物识别分析模块、等待区人群统计模块、站点停靠参数检测模块和站点历史平均人流量分析模块均与参数处理中心连接,参数处理中心与管理服务器连接,管理服务器与后台显示终端连接;
所述轨道段划分模块用于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轨道进行轨道段划分,得到划分的若干轨道段,并将划分的若干轨道段按照距离轨道起点由近到远的距离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i...n;
所述轨道段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若干立体摄像头,其分别安装在各轨道段位置,用于在城市轨道交通启动前,对各轨道段进行轨道立体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各轨道段轨道图像发送至障碍物识别分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安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安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90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