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纬编棉麻面料,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8840.6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汪培;张奇芳;陈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新宏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2G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纬编棉麻 面料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编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纬编棉麻面料,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具有少量高旦数的棉纱线加相对大量且低旦数的麻纱线混纺后面料柔软度足够,透气、透湿性较好,抗静电效果好,棉麻纱线各自优点结合得当,以及纬编工艺中采用的圆纬机上线筒放线稳定,线筒不易掉落、旋转稳定,线筒方便更换,工作线筒放线程度容易查看,以及整个纬编工艺效率高、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编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纬编棉麻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纬编棉麻面料,指的是该面料是由棉纱线和麻纱线纬编混纺得到的。棉麻面料可以兼具棉和麻的优点,包括柔软、透气、透汗、亲肤以及抗静电。
但是另一方面,现有的纬编棉麻面料由于棉麻比例不当,棉、麻纱线各自旦数不合适的此类原因,最终导致上述五个优点不能全部很好地体现,所以市场上急需一种综合使用体验较好的纬编棉麻面料。
而现有技术中,棉麻面料在纬编之时,多个棉纱线、麻纱线的线筒仅仅是直接放在纬编机的圆形顶板上,因此就存在线筒上的纱线被拉取时线筒容易掉落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在纬编机上增设一个线筒固定结构,使得线筒在保持有效使用的前提下,还具有安放稳定、容易取放更换的优点。
专利公开号为CN109722884A,公开日为2019.05.0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磨高弹性棉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如下重量份原料:35-50份氨基树脂,55-70份改性醇酸树脂,15-35份纳米染料,10-15份偶联剂,75-90份丝光棉,75-90份亚麻纤维,25-30份丁苯橡胶,120-150份三氯乙烯本发明通过丝光棉、高弹性纤维和亚麻纤维进行混纺,形成一种耐磨高弹性棉麻面料。
但是该发明专利中的棉麻面料,存在亚麻纤维比例、旦数不合适的问题,最终面料的透气、透汗性就较差了。
专利公开号为CN110565254A,公开日为2019.12.1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针织纬编机,包括机壳、第一方形壳体、第二方形壳体、第一圆形柱、顶圈和线筒,所述机壳的上端设置有散热支撑架,且散热支撑架是由第一散热架、第二散热架、第三散热架、框口、第一散热框、第二散热框和第三散热框组成,所述第一散热架的架内开设有框口,且第一散热架开设框口内连接有第一散热框,所述第二散热架的架内开设有框口,且第二散热架开设框口内连接有第二散热框,所述第三散热架的架内开设有框口。
但是该发明专利中的纬编机,存在线筒安放不稳定、容易掉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纬编棉麻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其能通过限定棉纱线和麻纱线的线数比例,以及各自旦数的方式,达到最终的棉麻混纺面料柔软度足够,透气、透汗性适中的效果。另一方面,棉麻面料的生产工艺中,采用了特制的圆纬机,其结构包括圆形顶板、支撑架单元、线筒架体单元以及连接绳环单元,最终达到纱线纬编时使用稳定且方便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纬编棉麻面料,由棉纱线和麻纱线纬编混纺制得,所述棉纱线与所述麻纱线的线数比例为1:4,所述棉纱线的旦数为450-500旦,所述麻纱线的旦数为100-140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纬编棉麻面料的重量为135-160g/m2。
一种纬编棉麻面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圆纬机进行编织,纬编温度为25-26℃,湿度为60-75%,所述圆纬机的圆形顶板上纱线筒的数量为20-65个。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圆纬机的结构包括圆形顶板,按圆周排列方式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圆形顶板上表面上的支撑架单元,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单元上并用于放置工作线筒和待用线筒的线筒架体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线筒架体单元上并用于在所述支撑架单元上卡合固定所述线筒架体单元、在所述线筒架体单元上固定工作线筒和待用线筒的连接绳环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新宏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新宏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8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复叠机
- 下一篇:高速铁路钢轨探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