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C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98377.5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1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邱凯兵;施俊;刘昊;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瑞联研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423;H01L21/329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许婉静 |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c 绝缘 栅双极型 晶体管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晶体管器件包括设置于背面的金属集电极,从金属集电极开始依次布置有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第二导电类型集电极、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区,在第一导电类型衬底和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中有若干个沟槽,沟槽穿透第一导电类型衬底层和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沟槽内的填充集电极穿透第一导电类型衬底和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后与第二导电类型集电极相连。本发明的SiC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结构通过背面深沟槽结构实现集电极金属与P型集电极连接,实现了用成熟N型衬底制备N沟道SiC IGBT器件的目标,有效降低了P型衬底带来的额外导通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C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宽禁带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临界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载流子饱和速度高等优点,在功率器件领域倍受青睐。
碳化硅绝缘栅双极晶体管(SiC IGBT)不仅具有 SiC 材料阻断电压高、工作结温高、抗辐照能力强、工作频率高等特点,又具有 IGBT 易于驱动、控制简单、导通压降低、通态电流大和损耗小的优点,是应用于固态变压器、高压脉冲电源、高压逆变器、柔性交流/直流输电系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等高压(≥10kV)大功率领域的理想开关器件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依据沟道导电载流子的不同,将SiC IGBT分为N沟道和P沟道两种。由于P沟道的阈值和驱动电压为负值,与常见的正压驱动匹配性较差,因此优先探讨主流的N沟道IGBT现有技术的不足。
现有技术在制备N沟道SiC IGBT时,需要准备p型SiC作为衬底,这带来两个问题:1、其电阻率比 n 型衬底的电阻率高约 50 倍。这是因为 P 型衬底的不完全离化而引起的高导通电阻和低空穴迁移率,对器件引入额外的导通压降,致使器件性能下降;2、P+衬底的厚度仅能通过减薄控制,背面注入的效率相当高,倾向于呈现负温度系数,不利于N沟道IGBT的并联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SiC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能够优化SiC IGBT导通压降,提升器件并联使用可靠性。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SiC IGBT器件热阻。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SiC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包括设置于背面的金属集电极,从金属集电极开始依次布置有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第二导电类型集电极、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区;
在第一导电类型衬底和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中有若干个沟槽,沟槽穿透第一导电类型衬底层和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沟槽内的填充集电极穿透第一导电类型衬底和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后与第二导电类型集电极相连。
一种SiC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定第一导电类型衬底;
2)在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生长外延层,形成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区、第二导电类型集电区以及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区;
3)通过图形掩膜阻挡,选择性离子注入形成第二导电类型阱区;
4)通过自对准方式在图形掩膜侧壁形成侧墙;
5)通过离子注入形成第一导电类型发射区;
6)通过图形掩膜阻挡选择性离子注入形成重掺杂第二导电类型区;
7)去除表面掩膜,涂覆碳膜保护后进行高温退火;
8)去除碳膜并牺牲氧化处理表面后,通过热氧生长或者沉积方式形成栅极绝缘层;
9)沉积掺杂多晶硅,经过光刻形成栅电极;
10)沉积二氧化硅或/与氮化硅,经过光刻形成绝缘介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瑞联研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瑞联研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83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