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方法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8363.3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9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齐以年;胡兵;李玉平;张玮;王闰羿;陈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3/0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许婉静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线路 自适应 合闸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方法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实时采集配电网系统中进出线路的电压、电流以及非电量信息,并根据电压和电流信息判别所述进出线路是否存在单相接地故障,保存当前时刻前t1时间内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信息和非电量信息;2)线路因故障跳闸后,依据步骤1)保存的单相接地故障信息和非电量信息启动是否进行重合闸操作的判别逻辑;3)结束本次重合闸操作判别逻辑。采用本发明一方面可以提高配电网线路重合闸的成功率,从而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方法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力系统配电网继电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架空线路的线路故障大多是瞬时性的,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通常在60%以上,因而长期以来,在架空线路中广泛使用自动重合闸技术,有效提高了系统供电的可靠性。然而,目前现场运行的主流线路重合闸装置,并不判断线路故障是瞬时性故障还是永久性故障,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虽然具备后加速跳闸功能,但是依然会对系统或设备造成一定的冲击。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在配电网领域大量使用电缆线路代替架空线路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配电网含电缆线路是否采用自动重合闸技术,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家电网公司现行运行操作规程中规定,电缆线路不采用自动重合闸,主要是考虑运行过程中电缆线路出现的故障以永久性故障居多,重合闸操作将带来短路冲击和操作过电压,给系统和设备带来损伤。随着配电网长期运行的线路故障分析结果来看,即便是全电缆线路,瞬时性故障仍然是占有一定比例的,因而针对配电网线路提出一种自适应的重合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配电网线路重合闸的成功率。
本发明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实时采集配电网系统中进出线路的电压、电流以及非电量信息,并根据电压和电流信息判别所述进出线路是否存在单相接地故障,保存当前时刻前t1时间内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信息和非电量信息;
2)线路因故障跳闸后,依据步骤1)保存的单相接地故障信息和非电量信息启动是否进行重合闸操作的判别逻辑,具体包括:
2.1)若线路故障跳闸前t1时间内检测到本线路存在单相接地故障,则闭锁本线路重合闸并转入步骤3),否则转入步骤2.2);
2.2)若线路故障跳闸前t1时间内检测到本线路存在非电量信息,非电量信息包括局部放电信号、弧光信号或温度信号等,则转入步骤2.3),否则转入步骤2.5);
2.3)若检测到的非电量信息小于相应的非电量设定值门槛值,则转入步骤2.4),否则闭锁本线路重合闸操作并转入步骤3);
2.4)允许本线路重合闸操作,同时在线路重合闸后继续监测本线路的非电量信息,若线路重合后t2时间内监测到与故障跳闸前类型一致的非电量信息,则加速跳开本线路,同时发告警信号并转入步骤3),否则直接转入步骤3);
2.5)允许本线路重合闸操作,若重合后t2时间内监测到线路故障,则加速跳开本线路,并转入步骤3),否则直接转入步骤3);
3)结束本次重合闸操作判别逻辑。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上述的配电网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方法。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8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