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静电消除膜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8221.7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8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智软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21;C09J7/50;C09D133/04;C09D5/24;C09D7/61;A61N1/14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吕明哲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马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静电 消除 膜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静电消除膜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人体静电消除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载体层、半导体导电银浆层、图案层、压敏胶黏层和离型纸层;所述的半导体导电银浆层采用的半导体导电银浆,由以下原料组成:水性丙烯酸乳液、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银粉、负离子粉、铁磁粉、石墨粉和纳米二氧化钛。本发明所述的人体静电消除膜片,能够快速彻底的消除人体静电,价格低廉,可直接贴附到手机、汽车、衣服等产品上,既方便又美观,轻巧耐用,应用范围广,社会推广价值极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静电消除膜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人体静电消除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静电是由于人身体上的衣物等相互摩擦产生的附着于人体上的静电。静电的产生是由于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不够,从而在摩擦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失去电子,于是造成摩擦物带负电荷。在摩擦物绝缘性能比较好的情况下,这些电荷无法流失,就会聚集起来。并且由于绝缘物的电容性极差,从而造成虽然电荷量不大但电压很高的状况。
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静电,其电压可高达数千伏甚至几万伏,人体静电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为了降低人体静电的危险性,必须消除人体静电,使用人体静电消除产品是消除人体静电的重要方式。
现有的人体静电消除产品发展相对比较成熟,比如棒状、条状、手环等消除静电的物品或者是静电消除仪器,静电消除仪器多为单点接触式,且需要和接地装置连接,使用不方便;静电消除物品不轻巧,导致携带不方便,应用范围窄;上述几种方式均存在人体静电消除不彻底、使用条件受限的不足。
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新型的人体静电消除膜片,用于人体静电的消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静电消除膜片。该膜片消除人体静电快速且彻底,轻巧耐用;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人体静电消除膜片,包括载体层、半导体导电银浆层、图案层、压敏胶黏层和离型纸层;所述的半导体导电银浆层采用的半导体导电银浆,由以下原料组成:水性丙烯酸乳液、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银粉、负离子粉、铁磁粉、石墨粉和纳米二氧化钛。
其中:
所述的人体静电消除膜片,还包括感温膜体温计和磁片。
所述的载体层为PET薄膜或者铜版纸中的一种;PET薄膜的厚度为0.1-0.2mm,拉伸强度为2-2.5N,铜版纸的重量为100-300克。
所述的半导体导电银浆层的厚度为0.1-0.3mm。
所述的压敏胶黏层采用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
所述半导体导电银浆原料还包括香精或色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的半导体导电银浆,由以下原料组成:水性丙烯酸乳液550份、分散剂2-4份、流平剂1-2份、消泡剂1-3份、银粉300-330份、负离子粉100份、铁磁粉5份、石墨粉3-5份和纳米二氧化钛1-3份。
优选的,以质量份数计,所述的半导体导电银浆,由以下原料组成:水性丙烯酸乳液550份、分散剂2份、流平剂1份、消泡剂1份、银粉330份、负离子粉100份、铁磁粉5份、石墨粉3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香精0.5-1份和色粉0.5-1份。
所述的水性丙烯酸乳液采用丁酯水性乳化。
所述的分散剂为亚甲基双萘磺酸钠,具有很好的扩散性;所述的流平剂为二丙酮醇;所述的消泡剂为硅油。
添加分散剂使体系易于分散,有助于半导体导电膜的形成;流平剂的添加降低了浆料的表面张力,使其在低温干燥成膜的过程中形成平整、均匀的涂膜;而消泡剂的添加能够持久的抑制气泡,减少膜表面缺陷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智软瓷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智软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8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坡屋面预留锚筋处防渗漏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信拉线塔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