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坡屋面预留锚筋处防渗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8183.5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明;睢喜伟;张坤良;张东风;候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6 | 分类号: | E04D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62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 预留 锚筋处防 渗漏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坡屋面预留锚筋处防渗漏方法,通过第二层防水卷材遮盖第一层防水卷材上的第一开口,并通过热熔处理使第二层防水卷材设置有第二开口的部分与第一层防水卷材粘结密封,即使第二开口开裂,雨水既无法直接到达第一开口,也无法通过第二层防水卷材和第一层防水卷材之间的缝隙到达第一开口,从而避免渗漏。通过在预留锚筋外露于找平层的部分上以及预留锚筋周围的找平层上表面喷刷防水涂膜,并通过热熔处理使第一层防水卷材设置有第一开口的部分与防水涂膜粘结密封,即使雨水到达防水涂膜,在防水涂膜以及第一层防水卷材与防水涂膜粘结部分的阻挡下,雨水无法渗入找平层,从而避免坡屋面预留锚筋处渗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坡屋面预留锚筋处防渗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坡屋面施工中,通常在找平层和保护层之间铺设防水卷材对坡屋面进行防水处理。为了固定保护层内的钢筋网片,屋顶预留钢筋需从找平层穿过防水卷材伸入保护层,因此需要对预留锚筋与防水卷材的接触处进行防渗漏处理。现行的预留锚筋处防渗漏方法,是在防水卷材上开设与预留锚筋相对应的开口,将开口处穿过预留锚筋,从而将防水卷材铺设在找平层上,再对防水卷材的开口处以及防水卷材与预留锚筋的接触处进行热熔密封。但是,在屋顶热胀冷缩作用下,防水卷材开口处的热熔密封易出现开裂,导致防水卷材开口处出现渗漏;并且由于防水卷材和铺设在防水卷材上的保护层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坡屋面向下滑落的趋势,在长期向下趋势作用下,防水卷材会沿坡屋面向下产生微小位移,导致防水卷材与预留锚筋之间的热熔密封处开裂,进而使预留锚筋处出现渗漏。
因此,亟需一种坡屋面预留锚筋处防渗漏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屋面预留锚筋处防渗漏方法,避免防水卷材和预留锚筋的接触处以及防水卷材开口处出现渗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坡屋面预留锚筋处防渗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预留锚筋外露于找平层的部分上以及所述预留锚筋周围的所述找平层的表面喷刷防水涂膜;
S2、在所述找平层上铺设第一层防水卷材,所述第一层防水卷材上开设有与所述预留锚筋相对应的第一开口,所述预留锚筋穿过所述第一开口;
S3、对所述第一层防水卷材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进行热熔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层防水卷材与所述预留锚筋的接触处以及所述第一开口密封,并使所述第一层防水卷材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与所述防水涂膜粘结密封;
S4、在所述第一层防水卷材上铺设第二层防水卷材,所述第二层防水卷材上开设有与所述预留锚筋相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预留锚筋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层防水卷材能够遮盖所述第一开口;
S5、对所述第二层防水卷材设置有所述第二开口的部分进行热熔处理,以使所述第二层防水卷材与所述预留锚筋的接触处以及所述第二开口密封,并使所述第二层防水卷材设置有所述第二开口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层防水卷材粘结密封。
作为优选,在步骤S1前还包括步骤S0:在所述找平层铺设完成后,对所述预留锚筋周围的所述找平层上表面进行抹平压光处理。
作为优选,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步骤S6:在所述预留锚筋处进行淋水试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层防水卷材与所述预留锚筋的接触处以及所述第二层防水卷材与所述预留锚筋的接触处经热熔处理后,形成环绕所述预留锚筋的密封环。
作为优选,步骤S6后还包括步骤S7:进行保护层施工,将钢筋网片固定在所述预留锚筋上;
浇筑混凝土,在所述第二层防水卷材上浇筑所述混凝土,以使所述混凝土能够覆盖所述钢筋网片以及所述第二层防水卷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8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