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8165.7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9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易昕昕;马季春;张桂玉;吴亚彬;李福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121 | 分类号: | H04L45/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径 调整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路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在调整路径的过程中,既可以保障业务的稳定性,还可以保障业务的体验。该路径调整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第一时延为第一业务流量在当前时刻的最小时延路径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第一业务流量在当前时刻的传输路径的时延;确定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满足路径调整条件;将第一业务流量的传输路径调整为当前时刻的最小时延路径。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SDN技术产生的流量工程也得到广泛应用。流量工程可以指根据业务流量特性选取传输路径的过程。
其中,最短时延路径的流量工程作为一种主要应用方式,其原理为:SDN服务器根据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时延,计算出从源端到目的端的最短时延路径,然后将该最短时延路径与该业务量流量关联,以使该业务流量可以通过该最短时延路径传输数据。
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当网络中链路的时延发生变化时,SDN服务器会重新计算新的最小时延路径,并将该业务流量的传输路径由原最小时延路径调整为新的最小时延路径。
由于调整路径会产生一定的路由震荡,频繁的路径调整可能影响业务的稳定性,不调整路径又会影响业务的体验。但是目前不存在可以兼顾业务稳定性和业务体验的路径调整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路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在调整路径的过程中,既可以保障业务的稳定性,还可以保障业务的体验。
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路径调整方法,该路径调整方法应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服务器,SDN服务器支持第一业务流量的传输;该路径调整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第一时延为第一业务流量在当前时刻的最小时延路径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第一业务流量在当前时刻的传输路径的时延;确定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满足路径调整条件;将第一业务流量的传输路径调整为当前时刻的最小时延路径。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路径调整方法,在调整业务流量的路径时,先获取该业务流量在当前时刻的最小时延路径的时延,以及该业务流量在当前时刻的传输路径的时延;进一步判断该业务流量在当前时刻的最小时延路径的时延和该业务流量在当前时刻的传输路径的时延是否满足路径调整条件,只有在确定满足路径调整条件,才将该业务的传输路径调整为当前时刻的最小时延路径。一方面,降低了路径调整的频率,保障了业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克服了不调整路径导致的业务体验低的缺陷,所以,本申请提供的路径调整方法,在调整路径的过程中,既可以保障业务的稳定性,还可以保障业务的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满足路径调整条件,可以包括:根据第一时延与第二时延计算时延变化系数;若时延变化系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满足路径调整条件。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时延变化系数来判断是否满足路径调整条件,实现效果较好。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满足路径调整条件,可以包括:若第一时延与第二时延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满足路径调整条件。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时延差的绝对值判断是否满足路径调整条件,实现简单。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取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之前,该路径调整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业务网络中所有链路在当前时刻的时延和所有链路在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的时延;确定所有链路在当前时刻的时延和所有链路在前一时刻的时延满足算路条件;确定第一业务流量在当前时刻的最小时延路径。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只有满足算路条件时,才会确定业务量流量的最小时延路径;降低了计算最小时延路径的频率,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处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8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孔内孔高光洁度研磨机
- 下一篇:一种桩基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