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97869.2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浩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2C13/12 | 分类号: | B22C13/12;B22C15/24;B22C9/12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易皎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装置 | ||
腔包括第一腔部以及形成在第一腔部与流道之间并且对应于基板的第二腔部。采用一定配置,其中,发泡混合物在经由流道被供应至腔时经由第二腔部被供应至第一腔部。在第二腔部处形成碰撞部,供应至腔的发泡混合物能够在到达第一腔部之前与该碰撞部碰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成型(core molding)装置。
背景技术
第2015-85351号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JP 2015-85351 A)公开了一种铸造模具成形装置,其配备有容纳槽、成型模具和加压装备,容纳槽具有多个注射口并且容纳发泡混合物,成型模具具有多个流道(runner),发泡混合物分别从容纳槽的多个注射口引入多个流道,并且多个流道分别对应于多个注射口,并且成型模具形成用于将引入的发泡混合物成型到呈预定形状的铸造模具中的腔,加压装备用于对容纳槽中的发泡混合物加压并经由成型模具的流道将发泡混合物注射到腔中。
发明内容
在JP 2015-85351 A的配置中,发泡混合物可以与腔的内表面直接碰撞,并且发泡混合物的粘合剂可以以浓缩和硬化的状态粘附至腔的内表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抑制发泡混合物的粘合剂以浓缩和硬化的状态粘附至腔的内表面的技术。
提供了芯成型装置,其成型包括至少一个芯体和基板的芯。芯成型装置配备有成型模具,其具有与所述芯互补的腔以及与所述腔连通的流道;以及材料供应单元,其将发泡混合物供应至所述成型模具的流道。该腔包括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芯体的至少一个第一腔部以及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腔部与所述流道之间并且对应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腔部。采用一定配置,其中,所述发泡混合物在经由所述流道被供应至所述腔时经由所述第二腔部被供应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腔部。在所述第二腔部处形成至少一个碰撞部,供应至所述腔的所述发泡混合物能够在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腔部之前与所述至少一个碰撞部碰撞。根据上述配置,供应至腔的发泡混合物不与至少一个第一腔部直接碰撞,因此能够抑制发泡混合物的粘合剂以浓缩和硬化的状态粘附至至少一个第一腔部的内表面。所述至少一个碰撞部可以布置成靠近所述流道的排出口。根据上述配置,能够可靠地使供应至腔的发泡混合物在到达至少一个第一腔部之前与至少一个碰撞部碰撞。至少一个碰撞部和至少一个第一腔部可以以此顺序沿流道的排出方向对齐。根据上述配置,更可靠地防止供应至腔的发泡混合物与至少一个第一腔部直接碰撞。至少一个碰撞部可以采用以下这样的方式来形成:从所述第二腔部的两个相对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内表面朝向另一个内表面突出。根据上述配置,至少一个碰撞部能够利用简单的配置实现。芯成型装置还可以配备有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其加热所述成型模具;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以及测量单元,其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碰撞部处以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碰撞部的温度。控制单元可以基于所述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根据上述配置,能够优化至少一个加热单元的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可以采用以下这样的方式基于所述测量单元的所述测量结果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缓和由于向所述腔供应所述发泡混合物导致的所述至少一个碰撞部的温度下降。根据上述配置,抑制了至少一个碰撞部的温度下降。所述至少一个碰撞部可以形成为使得已经与所述至少一个碰撞部碰撞的所述发泡混合物朝向所述流道的排出口弹回。根据上述配置,供应至腔的发泡混合物与至少一个碰撞部碰撞的迅速性降低,因此能够抑制发泡混合物的粘合剂以浓缩和硬化的状态粘附至至少一个碰撞部。所述至少一个碰撞部可以具有面向所述流道的所述排出口的相对表面,并且所述相对表面可以在远离所述流道的所述排出口的方向上凹陷。根据上述配置,具有使发泡混合物朝向流道的排出口弹回的功能的至少一个碰撞部能够以简单的配置实现。至少一个第一腔部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腔部。至少一个碰撞部可以包括多个碰撞部,并且碰撞部可以以分别对应于第一腔部的方式彼此分离地形成。根据上述配置,发泡混合物能够被适当地供应至第一腔部。
本发明可以抑制发泡混合物的粘合剂以浓缩和硬化的状态粘附至至少一个第一腔部的内表面。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显著性,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7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