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6869.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1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焦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旭光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于 肿瘤科 积液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该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通过电机固定板、第二电机、转动轴、凸轮、活塞、T形活塞杆、弹簧、出料管、进料管、引流软管、针头放置架、穿刺针头和收集瓶的配合使用,对患者进行积液引流处理,不仅增加了装置的引流效率,减少患者手术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装置的效率,同时还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防止出现倒吸的危险的发生,对积液处理彻底,防止出现引流不彻底,从而导致反复抽液造成大量蛋白流失,防止出现恶性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胸腔、腹腔、心包腔积液患者呈增长趋势,体腔积液的处理方法多采用传统的多次穿刺给药或手术切开引流其创伤风险大,易感染,患者往往出现并发症,疗效差造成患者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对肿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肿瘤周围的积液进行引流排出。
在肿瘤科的临床实践中,常遇有肿瘤积液的情况,传统的方法是使用连接有标准穿刺针的橡胶软管,通过与之相连接的注射器,将肿瘤内的积液排出,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引流器引出积水的速度较慢,引流效率低,而且引出的积液不方便回收或者直接弃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工作台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箱,安装箱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抽取箱,抽取箱的内部设置有负压机构,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推拉机构,安装箱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一端延伸抽取箱的内部且出料管上设置单向阀,抽取箱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一端与抽取箱的内部相通且进料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引流软管,引流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穿刺针头且与穿刺针头的内部相通,引流软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工作台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针头放置架,针头放置架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放置槽,穿刺针头的输入端放置在针头放置架内,工作台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伤口处理瓶,伤口处理瓶的内部设置有伤口处理海绵棒,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瓶,底座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壳,保护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八组行走轮。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箱、第一电机、螺纹转动杆、升降柱、滑槽、滑块和连接杆,底座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箱,电机箱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电机箱的顶部外表面转动安装有螺纹转动杆,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电机箱的上方与螺纹转动杆固定连接,螺纹转动杆的外壁螺纹安装有升降柱,升降柱的顶部外表面与工作台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底座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两组滑槽,两组滑槽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块,两组滑块的顶部外表面均铰接安装有连接杆,两组连接杆的顶端均与升降柱的外壁铰接安装,可以根据手术和人的高度,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同时还保证了医护人员在手术中的最佳舒适度,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装置的使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电机固定板、第二电机、转动轴、凸轮、活塞、T形活塞杆和弹簧,抽取箱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电机固定板的前侧外表面并固定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壁套设有凸轮,抽取箱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T形活塞杆,抽取箱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开口,T形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抽取箱上的开口延伸至抽取箱的上方与凸轮滚动安装,抽取箱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的顶端与T形活塞杆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对患者进行积液引流处理,不仅增加了装置的引流效率,减少患者手术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装置的效率,同时还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防止出现倒吸的危险的发生,对积液处理彻底,防止出现引流不彻底,从而导致反复抽液造成大量蛋白流失,防止出现恶性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旭光,未经焦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6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胶带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透明胶带
- 下一篇:一种精准控制压力的点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