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结构与洞内中隔墙的联结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6261.8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3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张泰;朵生君;向亮;赵晓勇;刘建红;武世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03 | 分类号: | E21F17/103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结构 内中 隔墙 联结 节点 施工 方法 | ||
1.隧道结构与洞内中隔墙的联结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结节点结构用于将中隔墙(3)顶部与隧道结构的拱部范围发生连接关系,于中隔墙(3)顶部对应的拱部结构(7)处设置两道带肋角钢板(14),中隔墙(3)顶部插入两道带肋角钢板(14)之间,中隔墙(3)顶部与隧道拱部结构(7)之间留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结构与洞内中隔墙的联结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
带肋角钢板(14)为异型角钢板,顺着隧道拱部结构形状定形,位于中隔墙(3)顶部的两侧,靠近中隔墙(3)一侧的钢板面竖直,靠近隧道拱部结构(7)一侧的钢板面与隧道拱部结构面拟合并紧贴拱部结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结构与洞内中隔墙的联结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
带肋角钢板(14)靠近隧道拱部结构(7)一侧的钢板通过锚胀螺栓(13)固定牢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结构与洞内中隔墙的联结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
带肋角钢板(14)沿隧道纵向连续设置或间隔分段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结构与洞内中隔墙的联结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
带肋角钢板(14)在两个侧面板之间设置有横向的加劲肋板,加劲肋板沿隧道纵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结构与洞内中隔墙的联结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
中隔墙(3)顶部两侧对应带肋角钢板(14)的位置设置有中隔墙顶部预埋钢板(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结构与洞内中隔墙的联结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
中隔墙(3)顶部对应预埋钢板的位置处设置有横向的中隔墙顶部预埋钢筋(16),中隔墙顶部预埋钢板(15)内侧与中隔墙顶部预埋钢筋(16)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结构与洞内中隔墙的联结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
中隔墙(3)顶部侧面与带肋角钢板(14)之间设置有嵌缝密封条(12),采用硅酮类或聚氨酯类嵌缝条。
9.隧道结构与洞内中隔墙的联结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于隧道结构内的设计位置构建中隔墙(3),中隔墙(3)顶部与隧道拱部结构(7)之间预留间隙;
步骤二:在中隔墙(3)顶部两侧的隧道拱部结构(7)上通过锚胀螺栓(13)固定带肋角钢板(14),两侧带肋角钢板(14)将中隔墙(3)顶部夹持约束住形成非刚性连接,后期当隧道拱部结构(7)出现变形或下沉时,中隔墙(3)顶部在左右带肋角钢板(14)之间的槽体结构中滑动,形成竖向不接触受力、左右侧始终接触受约束的态势;中隔墙(3)可起到洞内空间分隔作用,但不参与隧道衬砌结构自身的变形和受力,各自受力特征明晰;
步骤三:在带肋角钢板(14)与中隔墙(3)顶部之间垫加一层嵌缝密封条(12),根据情况考虑采用硅酮类或聚氨酯类嵌缝密封条,将中隔墙(3)顶部与隧道拱部结构(7)之间的间隙与外界隔绝密封,同时起到受力缓冲、阻隔和传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62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绒挑拣设备
- 下一篇:一种管道内壁清洁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