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钢混组合波纹腹板H型梁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6047.2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6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龙;李杰;谢小刚;黄贤达;陈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嘉晟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4 | 分类号: | B28B1/04;B28B23/02;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殷瑜 |
地址: | 418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组合 波纹 腹板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钢混组合波纹腹板H型梁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上翼缘板、下翼缘板、波纹腹板、拉结箍筋以及混凝土;将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分别与波纹腹板相对设置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焊接,得到H型组合梁钢骨架;在H型组合梁钢骨架两侧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焊接拉结箍筋;将H型组合梁钢骨架构件于模台或躺平于其它易于脱模的材料上,浇筑一面混凝土并充分振捣,待混凝土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翻面进行另一面的混凝土浇筑;对浇筑完混凝土的H型组合梁钢骨架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脱模堆放,并验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实现一次性浇筑成型,一次养护,减少构件制备的周期,提高生产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钢混组合波纹腹板H型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在大力推进传统建筑向工业化建筑转型。传统建筑中,绝大部分的工作需在施工现场完成,施工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堆料场地大、施工人员短缺等问题成为抑制建筑产业进步的壁垒。而装配式建筑虽然具有较高的施工层面的优势,但依旧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PC结构竖向节点的可靠性、钢及组合结构围护墙体开裂渗漏水等,且其通常造价较为高昂,导致业主、用户对装配式满意度欠佳,在政策的推动下也较难让开发商主动选择装配式结构。
钢结构虽具有较为可靠的节点构造且其施工质量易于保证,单界沟自身存在隔音保温较差、刚度低舒适度不佳,需要额外进行防火防腐处理等问题,这在住宅建筑中是必须克服的难关。而钢混组合结构兼具上述两种结构的优点,其主体大部分面积包覆混凝土,同时具备与钢结构相同的连接节点,完美克服了钢结构以及PC结构的不足,但依然具有用钢量较高的问题,钢混组合梁中H型钢梁主要承受弯矩,而提高抗弯承载力最好的途径是增大腹板高度,减小腹板厚度,但腹板在剪力作用下很容易屈曲,同时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其变形不易控制,为提高构件抗剪承载力和刚度,一般都要增大腹板的厚度或者设置加劲肋来提高腹板的稳定性,这样既增加了构件的用钢量,又增加了施工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钢混组合波纹腹板H型梁的制作方法,其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钢混组合波纹腹板H型梁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上翼缘板、下翼缘板、波纹腹板、拉结箍筋以及混凝土;
步骤二、将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分别与波纹腹板相对设置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焊接,得到H型组合梁钢骨架;
步骤三、在H型组合梁钢骨架两侧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焊接拉结箍筋;
步骤四、将H型组合梁钢骨架构件于模台或躺平于其它易于脱模的材料上,浇筑一面混凝土并充分振捣,待混凝土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翻面进行另一面的混凝土浇筑;
步骤五、对浇筑完混凝土的H型组合梁钢骨架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脱模堆放,并验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钢混组合波纹腹板H型梁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卷板、拉结箍筋以及混凝土;
步骤二、根据设计要求,在卷板上开设孔洞,将开好孔洞的卷板通过机械压制成波纹腹板;
步骤三、将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分别与波纹腹板相对设置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焊接,得到H型组合梁钢骨架;
步骤四、在H型组合梁钢骨架两侧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焊接拉结箍筋;
步骤五、将H型组合梁钢骨架构件于模台或躺平于其它易于脱模的材料上,通过腹板开洞实现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浇筑时充分振捣防止气泡淤积形成空腔;
步骤六、对浇筑完混凝土的H型组合梁钢骨架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脱模堆放,并验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嘉晟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嘉晟住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6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