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梯行为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95850.4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9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何晓春 |
| 地址: | 310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为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倒梯行为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梯内进梯目标的特征信息以及电梯当前的第一运行方向;在检测到电梯已沿第一运行方向到达目的楼层且再次运行的情况下,获取电梯内出梯目标的特征信息以及电梯当前的第二运行方向,其中,出梯目标是在电梯再次运行后出梯的;根据进梯目标的特征信息以及出梯目标的特征信息,对进梯目标和出梯目标进行特征匹配;在进梯目标和出梯目标为同一目标行人,且第一运行方向和第二运行方向相反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行人存在倒梯行为。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倒梯行为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提高倒梯行为检测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倒梯行为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城市写字楼或大型企业的办公园区,都有较多的职员集中每当上下班高峰期、就餐时间段,大楼的电梯往往出现大量人员聚集使用。上下班高峰时,中间楼宇的人员为提高下楼速度会先坐上行的电梯,到达上行的目的地楼层后不下电梯,而直接在该电梯到达下行的目的地楼层,上行时亦是如此,来避免无法挤入电梯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这无形中加剧了中高层人员的通行效率此类行为统称为“倒梯行为”。
倒梯族,是指不按正常上、下电梯的方式乘坐电梯一类人,本来下楼却先挤上楼电梯后再往下、本来上楼却先挤下楼电梯再往上。
随着“倒梯”现象越来越多,写字楼的物业管理处,甚至企业老板等,都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例如将7部电梯分设为高、中、低不同停靠区,截流缓堵,其次,还与各公司的管理者协商,建议双方共同协作,对员工的“倒梯”行为进行劝导。另外,公司管理者也想了些办法,例如规定午休提前半小时,错开电梯高峰期,一些在低楼层的单位则建议大家在高峰期时走楼梯。
目前相关技术中,管理人员只能通过查看视频录像的方式获知是否存在倒梯行为。然而,这类通过人工方式检测倒梯行为的技术防范存在实时性差、工作效率低、漏报错报多等技术缺陷。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倒梯行为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梯行为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倒梯行为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梯行为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梯内进梯目标的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电梯当前的第一运行方向;在检测到所述电梯已沿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到达目的楼层且再次运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电梯内出梯目标的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电梯当前的第二运行方向,其中,所述出梯目标是在所述电梯再次运行后出梯的;根据所述进梯目标的特征信息以及所述出梯目标的特征信息,对所述进梯目标和所述出梯目标进行特征匹配;在所述进梯目标和所述出梯目标为同一目标行人,且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相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行人存在倒梯行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进梯目标和所述出梯目标为同一目标行人,且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相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行人存在倒梯行为包括:在所述进梯目标和所述出梯目标为同一目标行人的情况下,获取检测参数,其中,所述检测参数用于判断当前环境是否启动倒梯行为检测;根据所述检测参数,判断是否启动倒梯行为检测;在确定启动倒梯行为检测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是否相反;在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相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行人存在倒梯行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设时间段、预设楼层范围;在所述检测参数包括预设时间段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检测参数,判断是否启动倒梯行为检测包括: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并在所述当前时刻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情况下,启动倒梯行为检测;在所述检测参数包括预设楼层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检测参数,判断是否启动倒梯行为检测包括:判断当前楼层是否在预设楼层范围内,并在所述当前楼层在所述预设楼层范围内的情况下,启动倒梯行为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5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