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促进微生物反应的生态截污池及净化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95213.7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7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姜笔存;徐哲;宋均轲;邱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吴雪健 |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促进 微生物 反应 生态 截污池 净化系统 | ||
1.一种基于促进微生物反应的生态截污池,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的方向上,依次设有氮磷吸收单元(100)、微生物单元(200)和过滤单元(300),所述氮磷吸收单元(100)可向微生物单元(200)提供氧气,截污池中的溶解氧含量为2.2mg/L~4.0mg/L;所述微生物单元(200)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硝化反应;所述过滤单元(300)包括第三过滤区(303),所述第三过滤区(303)沿污水流动方向上的长度为120cm~140cm,其渗透系数为0.5m/d~1m/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促进微生物反应的生态截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300)沿雨水流动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过滤区(301)、第二过滤区(302)和第三过滤区(303);所述第一过滤区(301)沿雨水流动方向上的长度为50cm~60cm,其渗透系数为20m/d~30m/d;所述第二过滤区(302)沿雨水流动方向上的长度为50cm~60cm,其渗透系数为10m/d~20m/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促进微生物反应的生态截污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板(120);所述氮磷吸收单元(100)为绿狐尾藻,绿狐尾藻种植在浮板(120)上方;所述微生物单元(200)为生物填料,生物填料悬挂在浮板(120)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促进微生物反应的生态截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包括好氧区和厌氧区;其中好氧区设置于生物填料的外部,好氧区中的微生物可进行硝化反应产生硝态氮;厌氧区设置于生物填料的内部,厌氧区中的微生物可对好氧区中产生的硝态氮进行反硝化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促进微生物反应的生态截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的悬挂密度为12根/m2~16根/m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促进微生物反应的生态截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绿狐尾藻的种植密度为50株/m2~60株/m2。
7.一种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污单元,所述截污单元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截污池;所述截污单元设于处理河道(500)中,所述处理河道(500)设置于河岸边;所述处理河道(500)底部设有出水口(340),出水口(340)通过管道(400)与河流相连,所述管道(400)上设有闸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河道(500)为连续的蜿蜒形,沿河流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河道(500)靠近河流的一侧设有河道下护坡(600),远离河流的一侧设有河道上护坡(700);所述河道上护坡(700)、处理河道(500)和河道下护坡(600)的高度依次降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上护坡(700)、处理河道(500)和河道下护坡(600)的表面设有护坡植被(800),所述护坡植被(800)包括藨草、芦苇、香蒲、灯心草、菖蒲、莎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种植密度为50株/m2~60株/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52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用调节型接触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激光雷达抗干扰的方法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