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眼科眼底病检查用新生儿头部固定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94970.2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4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李姝婵;蒋可可;冉宏运;艾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 |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B3/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18 | 代理人: | 宋涛 |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眼科 眼底病 检查 新生儿 头部 固定 装置 | ||
1.一种可调节眼科眼底病检查用新生儿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U型板(11),且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一(7),且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二(9),且支撑板二(9)内卡接有轴承一,且两个轴承一内分别套接有螺杆(10)的外表面两侧光轴处,且螺杆(10)右端光轴处套接有蜗轮(4),且底板(1)上表面与U型架(33)底部固定连接,且底板(1)内卡接有轴承二,且轴承二内套接有蜗杆(3)的下端光轴处,且蜗杆(3)与蜗轮(4)啮合,且蜗杆(3)的上端光轴处固定连接有把手(5),且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头枕(19),且底板(1)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眼科眼底病检查用新生儿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1)的前后两侧板内均卡接有轴承三,且两个轴承三之间套接有同一根转轴(13),且转轴(13)外表面套接有收卷筒(12),且转轴(13)前端套接有锥齿轮一(14),且螺杆(10)外表面套接有两个锥齿轮二(15),且锥齿轮二(15)与锥齿轮一(14)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眼科眼底病检查用新生儿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一(7)内卡接有滑套一(8),且滑套一(8)内滑动连接有滑杆一(6),且两个滑杆一(6)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31),且两个固定板二(31)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气囊一(21),且两个气囊一(21)的前侧分别与三叉管(17)的两端连通,且三叉管(17)上设置有阀门一(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眼科眼底病检查用新生儿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外表面开设有两种方向互为相反的螺纹,且每种螺纹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6),且螺纹套(16)和固定板二(31)的相对面分别与固定杆(32)的两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眼科眼底病检查用新生儿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33)的上侧壁内卡接有滑套二(28),且滑套二(28)内滑动连接有滑杆二(27),且滑杆二(27)上端与固定板一(30)底部固定连接,且滑杆二(27)外表面套接有弹簧(29),且弹簧(29)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一(30)和U型架(3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眼科眼底病检查用新生儿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二(27)下端与弧形滑轨(26)上表面固定连接,且弧形滑轨(26)底部与弧形板(24)上表面固定连接,且弧形板(24)上表面与布带(20)底部搭接,且布带(20)两侧分别与两个收卷筒(12)外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眼科眼底病检查用新生儿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24)底部与气囊二(25)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气囊二(25)与头枕(19)相对应,且气囊二(25)左侧设置有气管(23),且气管(23)上设置有阀门二(22)。
8.一种可调节眼科眼底病检查用新生儿头部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婴儿的头部放在头枕(19),然后通过把手(5)旋转蜗杆(3),蜗杆(3)通过与蜗轮(4)的配合可带动螺杆(10)进行转动,螺杆(10)通过与螺纹套(16)、固定杆(32)、滑套一(8)、滑杆一(6)和固定板二(31)的配合,可带动两个气囊一(21)相互靠近,从而可通过两个气囊一(21)对婴儿头部进行夹持;
S2、通过螺杆(10)可带动锥齿轮二(15)进行转动,锥齿轮二(15)通过与锥齿轮一(14)的配合可带动转轴(13)和收卷筒(12)进行转动,且两个收卷筒(12)旋转的方向互为相反,通过两个收卷筒(12)可对布带(20)进行收卷,届时布带(20)将带动弧形板(24)、气囊二(25)、弧形滑轨(26)和滑杆二(27)向下移动,并使气囊二(25)底部与婴儿的额头贴合,从而通过气囊二(25)和气囊一(21)和配合,可将婴儿的头部固定住;
S3、将气管(23)和三叉管(17)均与外部的充气机连通,然后打开阀门一(18)和阀门二(22),届时通过充气机可向气囊一(21)和气囊二(25)中充气,以提高气囊一(21)和气囊二(25)的支撑性,随后,如果需要减小气囊一(21)和气囊二(25)的支撑性,以提高其柔软度,可分别打开阀门一(18)和阀门二(22),释放部分气体,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调节气囊一(21)和气囊二(25)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未经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49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