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内阻全固态电池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4378.2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2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侠;张涛;高文超;杨幸遇;秦盼盼;赵冲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2;H01M10/058;H01M4/62;H01M4/36;H01M4/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王红培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阻 固态 电池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内阻全固态电池,包括正电极层和复合负电极层,其特征在于:正电极层和复合负电极层之间设有固态电解质层,固态电解质层与正电极层固化一体制备,所述复合负电极层包括负电极层和缓冲层,缓冲层由硬碳和导电聚合物组成,缓冲层与负电极层一体化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阻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负电极层在锂盐溶液中浸泡后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阻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采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所述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包括聚合物基体和锂盐,聚合物基体为聚环氧乙烷、聚硅氧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氟乙烯、聚碳酸乙烯酯、聚碳酸丙烯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内阻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包括LiPF6、LiTFSI、LiClO4、LiBO4、LiAsF6、LiCF3SO3或LiBC4O8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阻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硬碳颗粒D50为7~12µm,比表面积在600-1200m2/g之间,大孔体积占孔容积的60-80%;导电聚合物包括聚乙烯二氧噻吩、聚乙炔、聚噻吩、聚吡咯或聚苯胺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低内阻全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加入溶剂中,采用湿法匀浆工艺,正极活性物质材料分两批加入,真空高速搅拌,得到浆料,浆料固含量65-75%,浆料粘度在6000~12000mPa.s,采用涂布机以间歇涂布方式将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得到正极片;
(2)将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溶于溶剂中,搅拌后加入增塑剂和填料,在-0.1MPa真空度下搅拌成透明液体,采用涂布机以间歇涂布方式将浆料涂布在正极片上,涂布厚度30-50µm,经100℃烘箱干燥与正极层固化为一体,得到固态电解质层;
(3)将负极活性物质、超导炭黑、羟甲基纤维素钠加入到水溶剂中,采用湿法匀浆工艺,负极活性物质材料分两批加入,真空高速搅拌,得到负极浆料;采用涂布机以间歇涂布方式将负极浆料涂布在铜箔上,得到负极片;
(4)将硬碳和导电聚合物溶于CMC胶液里搅拌,采用涂布机以间歇涂布方式将浆料涂布在负极片上,涂布厚度在20-30µm,经60℃烘箱干燥与负极层固化为一体,得到复合负电极层;
(5)将复合负电极层在锂盐溶液浸泡1-5min后经烘箱烘干;
(6)按照负极片面容量为正极片面容量的1.0~1.2倍,且负极极片尺寸大于正极极片0~2mm,制备得到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为:正极活性物质96~98%、导电剂1~2%、粘结剂1~2%;其中导电剂为乙炔黑、超导炭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气相生长纤维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羟甲基纤维素钠、丁苯橡胶、有机烯酸、羧酸酯类或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正极浆料涂布面密度为8~25mg/cm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为负极活性物质94~98%、导电剂1~3%、粘结剂1~3%;步骤(3)中浆料固含量35-55%,浆料粘度在4000~8000mPa.s,涂布面密度为5~15mg/cm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硬碳质量百分比为47-53%、导电聚合物质量百分比为47-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43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