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轨道施工阶段轨道车智能探测紧急制动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3808.9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7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铨;刘习生;杨建;吴喃喃;李辉;郑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B61L23/04;B61L2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徐成泽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轨道 施工 阶段 智能 探测 紧急制动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轨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地铁轨道施工阶段轨道车智能探测紧急制动装置及使用方法,第一采集设备用于检测运行方向的隧道内是否存在人员;第二采集设备用于检测运行方向的隧道内是否存在障碍区;第三采集设备用于采集隧道内的实时图像信息;第一采集设备、第二采集设备、第三采集设备和车载终端信号相连,车载终端用于控制所述的轨道车的紧急制动。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轻便化、高效化的安全行驶辅助装置,在驾驶过程中提醒驾驶员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障碍和影响行驶的问题,遇到需要紧急避障的情况,辅助装置能够直接控制轨道车进行紧急制动操作,从而达到确保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阶段轨道车安全行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地铁轨道施工阶段轨道车智能探测紧急制动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车作为输送轨排等物料的手段,被广泛运用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阶段中。然而,随着其广泛的应用,相应也随之产生了轨道车行驶安全的问题。
在现有轨道车行驶中,驾驶人员通过观察前方隧道情况,确保轨道车安全行驶。但城市轨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内可能出现强光、烟尘等恶劣因素影响驾驶人员对隧道情况进行观察。同时由于作业人员需要在隧道内通过手推车进行物料输送,也降低了轨道车行驶时的安全性,对驾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观察要求。目前,对于轨道车行驶时隧道内情况观察并依据观察情况辅助控制轨道车的专用工具还处于空白状态。
轨道车行驶线路存在环境恶劣,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阶段人员流动性大,对行车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亟需设计一种稳定可靠,安全便捷,辅助驾驶人员控制轨道车的新型工具,以确保轨道车运行效率与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轨道施工阶段轨道车智能探测紧急制动装置及使用方法,确保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阶段轨道车的安全行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地铁轨道施工阶段轨道车智能探测紧急制动装置,包括第一采集设备、第二采集设备、第三采集设备以及设置于轨道车内的车载终端,其中,所述的第一采集设备用于检测运行方向的隧道内是否存在人员;所述的第二采集设备用于检测运行方向的隧道内是否存在障碍区;所述的第三采集设备用于采集隧道内的实时图像信息;所述的第一采集设备、第二采集设备、第三采集设备和车载终端信号相连,所述的车载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的第一采集设备、第二采集设备、第三采集设备采集的信号控制所述的轨道车的紧急制动。
所述的第一采集设备为红外传感器。
所述的第二采集设备为超声波传感器。
所述的第三采集设备为摄像头。
所述的第二采集设备设置于所属的轨道车的驾驶室的车窗下侧。
所述的第三采集设备设置于所述的轨道车的连接挂钩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的地铁轨道施工阶段轨道车智能探测紧急制动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的方法如下:通过所述的第一采集设备检测运行方向的隧道内是否存在人员;通过所述的第二采集设备检测运行方向的隧道内是否存在障碍区;通过所述的第三采集设备用于采集隧道内的实时图像信息;通过所述的车载终端根据所述的第一采集设备、第二采集设备、第三采集设备采集的信号控制所述的轨道车的紧急制动。
若所述的第一采集设备检测到存在人员,则返回人员与轨道车之间的距离信号;若所述的第二采集设备检测到存在障碍物,则返回障碍物与轨道车之间的距离信号。
通过所述的第三采集设备采集隧道内的实时图像信息判断隧道内是否存在人员和障碍物,以对所述的第一采集设备和第二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进行复核。
所述的车载终端对所述的实时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取所述的实时图像信息中的人员和障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38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